今年8月31日,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赵海榕、上海市第五十二中学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东校邹天翔、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徐旭东四位教师来到马关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马关一中),开启为期一年的高中组团对口支援马关的东西部协作支教项目。
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因而携手马关县提升教学品质也自然成为此次东西部协作支教项目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支教团队立足马关一中的客观现状和发展需求,明确提出学校教学要从精细化管理走向精准化教学的工作思路,资源共享要从单向输入走向合作双赢的基本原则,并为此展开扎实有效的实践探索。
一、专业引领?拓展视野
支教团队分别发挥化学、生物、信息、美术学科优势,积极主动通过参与备课,开展教研、听评课活动,毫无保留地与当地教师进行教法探讨交流,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指导建议等,引领马关一中教师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专业能力。
10月7日,赵海榕老师在马关一中高一年级月考质量分析会上根据学情分析进行指导,重申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教学要从精细化管理走向精准化教学,具体而言就是要定准目标、选准方法、注重实效。
10月12日,赵海榕老师又在马关一中化学月考质量分析备课组活动中结合氧化还原教学,再次提出教学要力争教考一致,灵活把握,切忌不要为考而教,而是教要基于课标,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坚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展示示范引领
教学研讨课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展示,公开课的研讨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施展老师和马关一中的高一备课组共同讨论并确定开课课题、开课时间以及课堂材料的准备,同时准备教学资源并精心设计教学,制作教学课件和学生任务单等。
10月8日下午,施展老师公开课《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在马关一中录播教室圆满完成,课后马关一中教务主任、支教团队和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开展研讨会,对《生物学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课堂多媒体使用等进行全面深入交流,对授课方式和效果予以肯定,达到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的良好效果。
邹天翔老师和支教团队对教学软硬件给予了调试和保障,确保研讨课和跨省线上教研的顺利进行。
三、在线教研合作共赢
为深化东西部协作,优化资源共享,支教团队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上海和马关两地在线教学研讨,让支教突破时空局限,有效弥补支教团队人力资源的不足,形成上海和马关跨越多公里的合作桥梁和支教模式,提升了东西合作品质。
10月13日下午,徐旭东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上海——云南两地网络教研。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马冰为马关一中全体语文教师和高三精细化分部学生开设《高三一轮复习作文教学备考策略》讲座,反响热烈。马关一中语文组长表示讲座使她对系统化进行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两地开展网络教研拓展了教师的知识面,拓宽了教师的眼界,促进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
以此次两地互动教研讲座为起点,上海市虹口高级中学也将与马关一中开展数学学科上海市公开教学课网络共享与研讨,支教团队将会开启日后越来越多学科的互动交流,为实现虹口、马关两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上海虹口区教学工作稳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双新)”实施,落实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经历为基和资源为辅的教学方式改革。马关县也处于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品质的关键阶段。支教团队在马关一中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无疑有利于将东西部协作智力帮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传递上海虹口教改精神的同时,又坚定地与马关一中师生携手并进,共享资源,共同面对教学改革带来的新挑战,这为切实全面提升马关县的教育教学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促进东西部合作双赢格局形成注入了强劲的活力。
来源:马关潮
上观号作者:上海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