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习近平总书记年4月10日给贡山县独龙江乡群众回信时指出
希望你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习近平总书记年8月19日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时指出
1月17日,《云南日报》头版刊登文章《同心协力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报道云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强边固防、兴边富民,建设团结繁荣稳定的现代化新边疆。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扛实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构建牢不可破的边境疫情防控体系,持续完善边疆治理体系,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计划,推动边境小康村建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建设团结繁荣稳定的现代化新边疆。
群策群力守护好神圣国土
国门在前,守土有责。
1月10日是第二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一大早,临沧市清水河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勐捧分站的巡逻民警整队出发。相对于一天3次的常态化巡逻管控,他们今天有一个特殊任务,带新入职的同事张洪源为号界桩描红。
一个小时的行军后,民警们来到界桩前。张洪源握住毛笔,用鲜红的油漆将“中国”两个大字描得更加鲜艳。该站设立以来的40年里,民警们每年都要给界桩描红,在中缅通道红色文化广场重温入党誓词。40年间,驻守边疆的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不变的是一代代戍边人“边关有我,请祖国放心”的铮铮誓言。
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以来,勐捧镇不断建立完善“党政军警民、内外点线面”强边固防机制,以“领导包线、部门包段、干部民警民兵包点”为抓手,将疫情防控相关安排部署会议地点前移至一线卡点,现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全镇共建立以党员中心户任网格长的4级网格个,在边境一线设置执勤卡点近百个,为筑牢疫情防控和强边固防屏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云南公里的国境线上,众多像勐捧镇一样的边境村寨严格落实“五级段长制”,严格落实守边护边的主体责任,动员一切力量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决心守好国门。同时,我省全面建成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推进疫情防控关口前移,持续开展打击整治跨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年,我省累计筹措下达边境疫情防控相关资金49.2亿元,为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经费保障。党政军警民超过15万人坚守边境,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工作,及时处置突发疫情,将疫情控制在边境一线,极大地支持了全国疫情防控大局。
普玉忠(左)熊光泽(右)
准确把握新时代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目标要求,我省通过抓党建促强边固防,建立边境临时党支部近个,让党旗飘扬在边境一线。
在持续推进抵边联防所、哨卡点、执勤点建设的同时,党员群众心连心组成一支支强边固防突击队、抗疫先锋队、村民护边队,涌现出甘将一生奉献边疆、带领群众坚守国门的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金水河隔界村党支部书记普玉忠,一家三代守边、矢志终生护边的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熊光泽等一大批强边固防先进集体和个人,为保障祖国西南安全屏障作出了突出贡献。
牢记嘱托建设好美丽家园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委会龙利村民小组,寨门上“极边第一村”5个大字引人注目。实际上,如今水田和林地均与缅甸接壤的龙利村,最早并非建在边境沿线。年打洛江突发洪水淹没村寨,面对搬迁到镇区等方案,村民们经多次协商后选择了长驻边境。“虽然村民人数不多,但神圣国土需要人来守护。”说起当年的选择,龙利村党支部书记玉儿囡掷地有声。
搬迁新址后,由于打洛江阻隔,村民进出村寨常需借道缅甸国土,交通成为村寨发展的瓶颈。群众有期盼,上级有回应。年,省委、省政府结合疫情防控需要及当地实情,作出修建打洛镇龙利桥的决定。当年年底,一座全长米的水泥桥横跨打洛江,村民们载歌载舞庆祝大桥通车,将其称为“极边感恩第一桥”。
紧紧抓住边境小康村建设的契机,党群活动室、篮球场、公厕、垃圾场等配套设施在村内陆续建成,“水电路网”实现全通,村庄面貌一新。此外,龙利村还积极打造“橡胶+水果种植+农作物+庭院经济”的特色产业结构,年实现产值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林中有橡胶、田里有作物、院内有瓜果”的生态经济景观带成为国境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守边固边必先兴边富边。
我省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
加快边境地区口岸城市、中心集镇建设,
打造边境小康示范村……
一系列措施持续促进了
边疆繁荣稳定
年起,我省在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工程基础上,连续实施两轮“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实施教育保障、劳动力培训等八大基本公共服务重点工程,全省个沿边乡镇的个行政村辐射带动作用凸显,基础设施保障得以强化,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年,省委、省政府在总结年30个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筹措.2亿元用3年时间将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初步建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按照“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小康村将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边境防控、边民思想观念6个方面的现代化持续发力,力争到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形成我省富边的样板、稳边的示范、守边的屏障。
核心速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治国必治边”。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着云南边境地区建设,年和年两次考察云南,对边境地区的发展稳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年和年又通过回信的方式给独龙江乡的乡亲们和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送去问候,叮嘱大家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继续抓好乡村振兴、兴边富民,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促进边疆繁荣稳定。
我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边疆繁荣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五级书记抓边防”,全面落实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着力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民族团结进步、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系统谋划持续推进,边境地区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成效显著,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战果突出,边境地区民生福祉显著提高,小康村寨建设硕果连连,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建设美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守护神圣国土的时代新篇。
“十三五”期间
云南省边境地区群众
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5个边境县(市)GDP年均增速达10%
◎年,人均GDP同比增长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我省兴边富民工程“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边境线上,党政军警民10余万人坚守一线,为全国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省筹集.2亿元,打造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
◎年,全省累计下达边境疫情防控相关资金49.2亿元,为支持边境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的人员、物资和设备经费保障。
探索长效管控实现边疆长治久安
年元旦刚过,有两件事情让胡献浩尤为上心。作为抵边村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镇天保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他计划邀请群众“点单”,工作队“接单”。“工作队采取集体座谈、个别交流、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认真听取老党员、村组干部、普通群众对年度工作计划的意见建议,共同参与村庄建设。”胡献浩说,目前已搜集到涉及村民服务、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干部队伍建设等5类47条意见建议。“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夯实一线守边的群众基础,打牢固边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带领大家打好强边固防人民战争。新的一年,实现边疆稳固是我们所有守边人共同的心愿。”
在逐步提升边境基层治理能力的同时,胡献浩想做的第二件事是切实保障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力量不松劲。去年,天保村在强化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强化一线应急突击力量,组建了一支主要由党员、村组干部、年轻人为主的人应急突击队,以及由苗寨、瑶家女子组成的两支30人的女子护边分队。胡献浩说:“我们已经建立起覆盖27个村小组,每个村小组不少于5人的应急力量。年我们将就地过年,常抓不懈,慎终如始地守卫国门。”
目前,在文山州长达公里的边境线上,通过制定抓党建促强边固防24条措施,派出强边固防工作队、突击队、民兵近千人定向支援抵边村,全州名干部挂包边境线,万名干部群众值守在边境一线,边疆干部群众“放牛也是巡逻,种地也是站岗”已经成为边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陆上站好岗
水上同样不容松懈
“这里是指挥中心,请1号执勤点汇报情况。”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关累港,来自“澜湄固边船队”大喇叭发出的常态化防控检查声回荡在江面,成为西双版纳实施守好“点”、防好“线”、控好“面”、管好“店”、备好“案”五项措施,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
关累港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中缅边境线长达30.8公里的这一段以河流中线为界。临河而居的关累镇坝荷村关累村民小组村民,在勐腊县关累联防联控指挥中心的动员下,将过去用于运输、采砂、捕鱼的26艘船只组建为一支“澜湄固边船队”,由指挥中心统一调配。水上不间断巡查船上飘荡的国旗,空中无死角监控的无人机共同发力,牢牢控制住澜沧江这条重要水上出入境通道。
在全省各抵边地区,因地制宜构筑水陆空全面防控体系,以人防物防技防相融合筑牢边境立体化防线,落实“稳堵防管”措施,推进强边固防、打击犯罪、防范疫情等各项工作已成常态。
漫道边关上
党政军警民10余万人胸怀“国之大者”
立足长治久安,研究探索常态化边境管控机制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强边固防铜墙铁壁
加强边疆党建凝聚齐心抗疫正能量
花开腊月,腾冲市滇滩镇北4号界碑三级抵边联防所临时党支部院子里,支部书记段其寿正与党员突击队员们学习交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家门就是国门,国门就是家门,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疫情防控,守护神圣国土的使命。”这既是段其寿的真情之言,也是滇滩镇参与边境疫情防控的9个村(社区)、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的真切感受。
“全线技防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可以对边境线进行无死角实时监控,各联防所要进一步提升边境管理的高效性。”滇滩镇党委副书记孙发斌正通过镇里的边境联防联控指挥调度平台,对8个抵边联防所进行调度。据他介绍,全镇抵边联防所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按照省委进一步落实抓党建促强边固防工作的有关要求,滇滩镇正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疫情不退,我不退”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就疫情防控、强边固防召开多次现场办公会,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重要指示精神,对进一步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以更高的站位和要求,推动抓党建促强边固防、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
把党组织建在最前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在多次的疫情防控实战中不断总结,探索出一套在防控一线结合网格化管理成立临时党支部,划定党员责任区的“党建抗疫联动体系”,通过党员带群众,企事业单位党委联防互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举措。
新春佳节前夕的瑞丽市南门村,巷道干净卫生,墙体上浓浓傣族风情的画作鲜艳夺目。“疫情之下,人们更爱卫生,村庄更加干净了。”南门村民小组网格员凤英说,曾经村中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现在一切从简,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环境不仅整洁还智能了,小区和超市门口还加装了可以测量体温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党员牵头下,村里老人、民兵、妇女、青年都行动起来,形成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大格局。”凤英说。
“目前德宏州已初步形成立体化防控体系,筑牢疫情防控防护网。”德宏州委政法委副书记、州边防委主任李立奎说。通过党建引领,坚持智慧化防控,推进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五级段长制”,充分调动抵边村寨群众、界务员、护林员共同参与边境一线管控。
万名党员下沉“疫”线、“钻”进网格,坚定“动态清零”防疫目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防输出”不动摇,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推进疫情防控关口前移,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耀,齐心抗疫、守卫家园的强大正能量不断凝聚。
推进示范建设开创兴边富民新局面
“山笑水笑云潮涌,总书记西代劳(总书记贴民心),共产党西代勐(共产党真伟大),古老山寨沐春风。”在新春走基层巡演中,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龙乃村文艺宣传队这首《总书记的回信到佤山》格外受欢迎。
龙乃村边境线长3.9公里,村委会离国境线仅0.2公里。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在小康路上步稳蹄疾。“村容村貌提升、公厕建设、树屋提升改造、安装太阳能路灯、村庄美化绿化五大工程建设,村民们干劲十足”。龙乃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爱军说:“以建设社会治理体系为着力点,我们把爱党、爱国、爱家乡作为村规民约第一条,引导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向着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目标大步迈进。”
边境兴则云南兴
边民富则边防固
“十三五”期间,我省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着力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连续实施两轮“云南省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3年行动计划”,全省25个边境县(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10%以上增长,GDP年均增速达1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让群众住上了安全房屋记者杨峥摄
“高速公路修到我们边境山区,我老公跟着建设项目跑运输,我在家里开起了小卖铺,地里还种植了砂仁,日子越过越红火。”叶放是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永不落村二组村民,丈夫三木龙购买货车参与到永不落水库与沿边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叶放留在家里照管孩子的同时,还加入到小组乡村振兴的产业项目中,进一步拓宽了家庭增收渠道。
发展蔬菜产业助农增收记者杨峥摄
在实现脱贫后,永不落村通过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项目建设,按照“一村一方案,一村一规划”要求,依托民族特色风貌打造“文旅融合型”示范村,挖掘文化特色,提升人居环境,党员干部齐带头,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建设,拆除老旧房屋、绿化美化环境、清理杂物、特色民居外墙改造,实施砂仁、油菜产业提质增效,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画卷。
大步踏上“十四五”新征程,年我省在全省25个边境县(市)中选择了30个自然村开展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取得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增收产业逐步形成、村庄环境越来越好、群众收入大幅提高、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基层党建扎实推进的显著成效。
在此基础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部署,力争用3年时间将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初步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推动形成边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廊带,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的良好局面。
新年伊始,全省8个沿边州市正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促各级各部门砥砺前行、狠抓落实,共同营造全省边境美、边民富、边防固的良好新局面,让彩云之南成为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
云报客户端出品
策划:谢炜
统筹:张海燕黄佳伦
责编:赵婷婷徐嵩钦
美编:潘彬琼
记者:吴沛钊张文峰戴振华李春林刘宣彤李建国管毓树杨艳鹏杨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