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清康熙年间,由施琅率军击败郑氏台湾政权,收归清廷开始,自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台湾在清廷的怀抱中从独立到回归,历经多年的历史,在年时却又再次独立,建立了“台湾民主国”,但这次他们的初衷却不是为了独立。
年,中日甲午战争刚刚结束,满清政府与日本进入了停战谈判阶段,然而就像满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所言“城下之盟,有何可谈”,因此赔款、割地自然在所难免。
4月时,面对来势汹汹,意欲越过山海关的日军,慈禧正式电令李鸿章同意日本之一切要求,李鸿章无奈代表清廷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日《马关条约》正式签订生效。
而《马关条约》之中,关于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条款,让台湾民众和满清朝廷内的有识之士愤慨不已,纷纷出谋划策,避免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在当时,以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寄希望列强,特别是英国的介入,他们提出将台湾如九龙半岛一样租界给英国等列强,当列强的旗子插上台湾后,一方面日本自不敢跟西方列强争抢;另一方面待租期到约之后,清廷可将其收回。
这一措施的关键在于西方列强是否愿意参与,在张之洞等洋务派官员看来,这对于西方列强而言,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结果却是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同意。
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张之洞们所提出的几年到二三十年的租期,在列强看来太短,列强普遍要求五十年到一百年的租期,而这在洋务派们看来与割让几乎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双方都难以让步。
二是列强对于这个新崛起的日本,其好感整体是好于清廷的,虽说日本可能会带来新的竞争压力,但他们更希望日本能搅乱大清这摊浑水,以便于他们能够“浑水摸鱼”,达到利益均沾,这才是他们的最高利益述求。
这条路没有走通,那么自然只有苦寻其他出路。
而在清廷之中,此刻最为积极的寻求救台之路的自然是来自台湾籍的官员,5月时,来自台中的绅士、时任工部丘逢甲,候补到台林朝栋,台北绅士、内阁中书陈儒林联合向时任台湾巡抚陈景崧提出建立“台湾民主国”。
他们认为,《马关条约》是大清与日本签订的条约,只要台湾独立,那么就已经自成一体,不必受限大清与日本所签的条约;同时,取名“台湾民主国”,体现了近代化、民主化、西方化,有利于争取西方国家的同情。
陈景崧将他们的提议报告给清廷,清廷接报后,口而不发,未做任何批示,但其此刻是无声胜有声,也就是默许了唐景崧他们的意见。
年5月21日,唐景崧被推举为“台湾民主国”总统,邱逢甲为副总统兼军事统领,任命刘永福为大将军,同时在台北首次设立了议院。
5月25日,唐景崧电告清廷总理事务衙门和各省,宣布“台湾民主国”成立,并称:“仍奉正朔,图作屏藩,商结外援,以谋善后。布告全台,定号‘永清’”。
其大概意思也就是,仍然将大清奉为自己的正朔,以期将自己作为大清在屏障与藩国,探讨等待外援,以谋划后面的事情,同时将自己的国号定为“永清”,也就是永远效忠清廷的意思。
这条路看似有用,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效果,一方面不愿与日本再起纠葛的清廷,只能对台湾所为睁只眼闭只眼,既不反对也不支持;另一方面,这个新成立的“民主国”,在宣告成立时仅获清廷一国认可,再无西方国家认可与承认,其所期望的列强的同情与介入也从未发生。
年5月29日,日军从南北两个方向登陆,夹击台湾各地武装力量,至6月7日时,日军已占领台湾全境,“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带领巡抚印章乔装打扮逃至厦门,就此,马关之后,清廷内外关于救台之策全部失败,台湾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