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边陲三代守边人的赤子之心

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yuzhouz.com/

云南边陲三代“守边人”的赤子之心

云南边陲三代“守边人”的赤子之心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接壤越南,国境线长公里,而红色,则是这片边境热土刻入骨髓的底色。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文山州马关县金厂镇的罗家坪村,十月的罗家坪周身氤氲着挥之不去的雾气,让人难辨来路,但在雾气中,家家户户屋顶竖起的鲜红国旗却能给人指明方向。

在这片红色交织中,记者见到了59岁,身着一身迷彩的罗家坪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熊光泽。作为地地道道的罗家坪村人,从记事起他就开始跟着奶奶和父亲去巡边,算起来,如今他已是家里第三代义务守边员了。

当被问到这段历史,不善言辞的熊光泽说道:“界碑是奶奶留给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熊光泽的奶奶项左弟是当地一名草药医生,于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地第一位苗族女党员,“那时候她几乎天天带着村民去巡边,只要发现界碑被挪动,就要马上组织人挪回去,寸土必争。”熊光泽对国境线和界碑最初的认知就是来自奶奶,小时候,他常跟着奶奶到山上一面采草药一面巡边,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他逐渐知道了什么是国境线,什么是界碑。

年时,熊光泽的父亲,村里的赤脚医生熊炳清从日渐年老的奶奶手中接过了巡边的接力棒。年父亲过世后,从医专毕业参加民兵后回村的熊光泽,又把巡边的责任扛到了自己肩上。他说:“从小奶奶就跟我们说过,身为边境上的人,守好边境就是我们的责任。”

疫情发生以来,熊光泽每天都要把负责的边境线巡逻一遍,来回20多公里,走路需要2到3个小时的路程,对他来说已习以为常。每次巡边,他必带的东西里一定少不了毛笔和红漆,为界碑描红补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在他心中,界碑不只是一个数字,更是国家的象征。

“自从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基本每10户就是一个网格,每个网格20天轮到一次,一次要去1天1夜,但所有村民对义务巡边都十分热情和积极;从前的巡边路条件很差,常需要钻草丛,自从修好了巡边路,不仅可以通车,周边的荒地也可以被利用起来了。”熊光泽说。

依靠草果、砂仁等中药草种植,加以养猪业和外出务工等多种收入,如今罗家坪村人均收入1万有余。该村先后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平安村寨”,年,罗家坪村被国家民委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今后,村里还将结合民族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通过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红色旅游。

从奶奶到父亲,再到熊光泽自己,变的是从战火纷扰的旧时代到安定富足的新生活面貌,不变的是三代医者赤子之心的赤诚,是三代守边人一如既往地坚定。

云南网记者张顺鋆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