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故事曾经穷困潦倒老婆要跑,如今全村

北京医治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古林箐乡博甲行政村后槽村小组有一个被大家提起就竖大拇指的“传奇人物”,一个从贫困潦倒、老婆要跑,到埋头苦干,摇身一变全村首富的致富带头人,他叫王兴沛。

夫妻俩在新房子前合影

曾经的“财产”:三间杈杈房、两只老母鸡、一张床

一辆霸气的国产SUV停在路边,旁边还停着两辆摩托车。一栋装修豪华的两层楼房傲然矗立,周边绿树环绕,鸟鸣啾啾,菜圃里,蔬菜瓜果长势良好。这是王兴沛现如今的家。

今年38岁的王兴沛环顾了一下现在的家回忆起以前家的样子:“以前这里是三间杈杈房,四面透光,冬不保暖,夏不遮凉,一家9口就这么朝不保夕,相依为命,实在太苦了。”王兴沛摇摇头,眼睛有点湿润。

王兴沛兄弟姐妹7人,家里人多地少,父母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根本养不活这一家人,他初中毕业后就去打零工贴补家用,去地里帮别人搬运香蕉,一天能赚10块钱。20岁那年他结婚了,父母给了他三间杈杈房作为婚房。分家时给了他两只母鸡,家里最值钱的就是那张婚床。再好的夫妻感情都架不住柴米油盐的消磨,因为穷,婚后夫妻出现了矛盾。在一次激烈争吵后,妻子穿上仅有的一套新衣服,负气离家出走了。

“你老婆和别人跑了,还不快去找回来。”有村民告诉王兴沛。王兴沛顿时脑袋发懵,心里五味杂陈,没想到这事也落到自己头上。看着女儿哭喊找妈妈,王兴沛无助又无奈:这都是贫穷惹的祸。好在妻子回来了,妻子说和村里人约着外出打工,但弄错了时间没追上。王兴沛主动认错,承诺再不发火吵架,发誓要好好努力赚钱,一定要让妻女过上好日子。

王兴沛玩命扛香蕉

从此,王兴沛更加拼命,起早贪黑帮别人扛香蕉赚钱。他每天扛得最多,别人一天扛香蕉赚30元,他一定要多出一倍。但即便如此拼,生活还是没有大的改观。

年,30岁出头的王兴沛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他顿时抬不起头来。村里人说啥的都有,有说“年轻力壮就当贫困户,实在不像话”,有的笑着和他说“当了贫困户,房子政府会帮你盖,缺什么给什么”。听了这些话,王兴沛心里更堵得慌,感觉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男人,更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妻子也说当贫困户很丢人。“贫困户这个称呼,让我无地自容,连睡觉都在想如何摆脱贫困。”王兴沛说。

坐等不如苦干,幸福生活干出来

脱贫不能“等、靠、要”政府。王兴沛暗下决心,一定要摘掉“贫困户”这顶帽子,挺胸抬头地做人。

但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干什么呢?一天夜里,王兴沛辗转反侧时灵光一闪,想起村子周边很多香蕉种植大户,很多都是贵州人。既然外地人都来这里种植香蕉,说明香蕉有市场有前景,何不试一下?说干就干,妻子为了支持他拿出家里仅有的元积蓄,买了株香蕉苗,播种下希望。

谁料天不遂人愿,由于不懂技术,香蕉苗种下几个月后生病死了多株。更要命的是,无钱购买化肥农药,无法加强中耕管理了。王兴沛一下陷入困境,一筹莫展,心灰意冷。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此时,王兴沛接到乡农技站通知,让他去参加香蕉种植培训班。喜事接踵而至。村长也给他带来好消息,可以先去公司赊化肥农药,等卖了香蕉后再付款。这些好消息无疑给王兴沛注入强心剂。培训班上,他认真听课记笔记,做标记划重点。到公司赊了多元的化肥农药后,又得到元产业扶持资金,5万元政府免息贷款,重新买了香蕉苗进行补种扩种。天道酬勤,经过精心培植,香蕉起死回生,长势良好。年,迎来香蕉成熟收获季,那年行情特别好,价格高,王兴沛种植的香蕉卖了10多万元。看着这笔“巨款”,王兴沛望着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成功了!”夫妻俩对视良久,惊喜与幸福溢于言表。

脱贫后王兴沛的妻子十分高兴

收获第一桶金,王兴沛干劲更足,脑瓜也更活络了,他把海拔较高不能种植香蕉的荒地利用起来,又租了一些土地,种了南瓜、芋头、砂仁。

有耕耘就有收获,这一年,王兴沛赚了20多万元。有了钱,王兴沛第一件事就是斥资30多万元,把家里的杈杈房变成两层大楼房,购置了红木沙发、大彩电等全套家具家电。生活质量大大改观,闲暇时,王兴沛总开玩笑调侃妻子:“现在还打算和别人跑不?”妻子佯装生气地说:“要跑你跑,憨包才会跑。”

这一年,王兴沛通过自己的双手,摘下了贫困帽;这一年,王兴沛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先富带动后富,大家齐心奔小康

帮助村里修路

村民们看他有头脑有闯劲有干劲,齐力推举他当村长。得到村民认可,王兴沛捡回了自信,心里感到很自豪。“既然村民认可我,就不能让村民失望。自己富也不算真的富,更要让全村一起富起来。”王兴沛说,村里32户人家有一半是贫困户,根源就是没有产业支撑,要想脱贫快,必须产业带。

有了规划,王兴沛开始着手实施。动员大家种植香蕉、砂仁、芋头,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向党委、政府争取项目和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在王兴沛的带领下,村民们甩开膀子加油干。如今,后槽村的香蕉、砂仁种植已初具规模,全村种有多亩砂仁、多亩香蕉,村民收入大大提高。

脱贫不忘学习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让村里更多人脱贫致富,王兴沛争取上级支持多万元,修通了7公里的通村道路,还完成了村内硬化和活动室建设,解决了村内“脏乱差”的问题,并率先完成了危房清零。

“家和万事兴”、“真爱永恒”、“福到家”,在王兴沛家一楼客厅墙壁上挂着这样三幅刺绣,这是王兴沛的妻子亲手绣制。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幸福有爱,和和美美。

王兴沛家宽敞明亮

在他的带领下,后槽村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大大改观。“只要找准路子跟党走,幸福生活一定有!”王兴沛的话铿锵有力。

云南网记者秦黛玥通讯员王玮窦文金李正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