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章与俄国签订中俄密约,是否是因为

大概因为经手过不少不平等条约,李鸿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当作一个卖国贼,有些人更是觉得他做了不少坏事。像《中俄密约》就是一例,网上有些人说这是李鸿章接受了俄国人的贿赂擅自签署的。

不过实际上尽管李鸿章能力有限,但是要说卖国,他还真没资格。李鸿章并不是一个大权独揽的权臣,一份条约的签署他没有决定权,最多只能提一些参考意见而已。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李鸿章也是一个会做官的人,绝对不会贸然把自己放在风口浪尖。

像中日甲午战争时,李鸿章去马关谈判,他担心割地赔款会挨骂,每天谈判以后必定要电告国内请求指示。直到光绪下旨签字以后,他才在日本拟定的草案上签字。

而李鸿章签署《中俄密约》是在年,此时他因为甲午之败已经卸去了大部分职务,只保留了一个文华殿大学士的虚衔。在清政府中已经属于靠边站的人物,更加不可能自作主张。

事实上在《中俄密约》上签字前,李鸿章也是照例把条约全文发回国内,等清廷批准以后才同意签字,不存在擅自签署的说法。

另外一份条约不是负责谈判的大臣自己签字就能生效的,必须要得到双方政府的正式批准、换约以后才能生效

还是以《马关条约》为例,双方签署《马关条约》以后,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就乘坐“八重山”号军舰抵达广岛晋见明治天皇,经批准以后内阁书记官伊东已代治为全权办理大臣,前往烟台准备换约。

而李鸿章回国以后,也是把约本送到总理衙门,总理衙门转呈光绪,正式批准了条约,让二品顶藏候选道伍廷芳和三品衔升用道联芳为钦差换约大臣,前往烟台和日方代表换约。等到换约结束以后,《马关条约》才正式生效。

作为反例,年崇厚和俄国签署了《中俄交收伊犁条约》(又称《里瓦几亚条约》)以后,因为其内容过于苛刻,清政府拒绝批准。后来曾纪泽二次出使俄国,重新和俄国签订了《中俄改订条约》(又称《圣彼得堡条约》)。

因此李鸿章即使私自签署《中俄密约》,如果清政府不愿意承认,也不会生效。

实际上当时清政府对于签署《中俄密约》是非常乐意的一件事,也不需要李鸿章擅作主张。

在《马关条约》签署以后,俄国为了独占中国东北,于是拉拢了法国、德国出面,迫使日本归还了辽东半岛。清政府并没有意识到俄国的狼子野心,因此对俄国极有好感。不少大臣都主张和俄国联手,以联俄制日。

《中俄密约》全称是《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份俄国和中国联手共同防御日本的条约。当然,俄国的主要目的是以此为幌子,在中国东北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过中国东北的支线铁路,从而加强对中国东北的渗透。

然而因为被共同防御日本这个表面目的所吸引,清政府上下对于签署《中俄密约》都持乐见其成的态度。甚至相当一部分大臣担心俄国不愿意签署这个条约,主张对俄国让步。比如像晚清重臣张之洞就建议不妨在西北割让一些土地给俄国,以换取俄国同意签署这份条约。

后来对《中俄密约》批评,是在庚子事变时俄国出兵侵略中国东北,野心暴露以后才发生的事情。

所以很明显,李鸿章签字只是清政府需要他这么做而已,把此事归咎于他并不正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