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园村里的新景象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qwzj/

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新园村属于“十一五”生态移民村,由同心县原张家塬乡14个村搬迁合并而成,现有户人,其中常住户户人,非常住户户人。

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已脱贫户人,未脱贫17户72人,贫困发生率由年73.5%下降至1.36%。

年被自治区定为深度贫困村,年脱贫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至年的元。

全村集中种植文冠果亩,流转种植枸杞亩。现有牛存栏头,羊存栏只,出外务工达到人。

年,围绕新园村实际,对未脱贫的17户按照“一户一策”制订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确保稳定脱贫。对4户脱贫监测户和13户边缘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帮扶,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该村大力发展养殖业,拟流转土地40亩,建养殖园区一座,发展集体经济,群众分红。年计划发展基础母羊只,发展基础母牛头。计划全年完成技能培训人,确保每家有一人掌握一到两种技能,全年争取完成转移性就业人,实现劳务收入万元以上。安置保洁、护林等公益性岗位66个,帮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

马海平的生活很“牛气”一场秋雨后,新园村的空气格外清新。8月26日,走在干净、整洁的村道上,不时传来牛羊欢快的“奏鸣曲”,村民们说起马海平时,都戏称他是“牛司令”。“搬迁来他就是靠着养牛发家致富的。他那本‘养牛经’,也让我们少走弯路,搭上发家致富的‘快车’。”建档立卡贫困户马继荣如是说。养牛对于山区群众来说,不是啥新鲜事。“咱们祖祖辈辈都会养牛。刚刚搬迁时,俺还是凭借在老家的经验,搞起母牛自繁自育,从最初3头牛发展到15头,可是一年下来,最多能挣5万元,如果赶上行情不好、母牛产崽死亡等情况,有时会血本无归……”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马海平到外地去考察,看见人家养殖肉牛很赚钱,便萌发了养殖肉牛的想法。说干就干,回来后马海平卖掉自家的母牛和牛犊,又贷了款,搞起了肉牛养殖。“肉牛养殖可是个细致活,学养牛可是下了功夫,我不仅啃书本,还找镇上养殖技术员学,每逢养殖专家办讲座,我一次都不落下。你看咱这牛圈里不仅有鲁西黄牛,还有西门塔尔、夏洛莱等进口品种。几年下来,我自己摸索出一套肉牛养殖经验,养殖规模也从入门时十来头发展到现在的40头。一年育肥两茬牛,咋都有20万元的纯收入。”马继荣指着一头可以出栏的肉牛说,这头牛2月份买的时候1.6万元,现在没有2.6万元牵不走。今年村上还流转土地40亩,建了一座养殖园区,我们都想入园养殖肉牛。作为村干部,马海平把带领村民养牛、脱贫致富当做自己最大的使命。这几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给建档立卡户传授养牛经验上。今年年初,他和村上协调中国工商银行同心支行为11户群众每户发放5万元贷款,用于发展养殖业。最近他又联系银行,对符合养殖条件的40户村民贷款额度提高到每户10万元,此项目银行正在审批过程中。说起帮助马继荣等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的话题,马海平有着自己的打算:“都是从山大沟深的山区搬迁来的,能帮一把是一把,等银行贷款下来,咱就是义务养牛的技术员。如果这种模式运转成功,将成立新园村养牛合作社,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李志学养羊过上“洋气”日子60只基础母羊,每年近10万元的纯收入……这就是同心县下马关镇新园村李志学现在的幸福日子。“搬迁来看见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忙着发家致富,我放了大半辈子羊,其他种植、养殖技术几乎没有,就寻思着继续干我的老本行。年我东挪西借凑了点钱,买了5只母羊,一年下来也没挣几个钱。后来通过村上的培训学习,我才知道,自繁自育羊只需要好的品种,不仅一年可以产两茬羔,一只母羊还能下两只以上的羊羔,效益是以前养羊的好几倍。摸到母羊自繁自育的窍门后,我淘汰了原有种羊,最终选择了小尾寒羊和本地滩羊的杂交品种,今年赶上行情好,刚刚落胎的小羊羔都值元。”今年55岁的李志学说起自己的养羊经历,显得胸有成竹。“别看养羊很赚钱,但也是一门技术活。下羔的母羊很娇气,对饲料、青草有严格要求。每年一到冬季,我都要请人给母羊搭温棚,到了母羊的产羔期,我几乎要住到羊圈里。”新园村驻村第一书记金山说,在老李带动下,目前新园村发展基础母羊只。老李热心助人,村里无论谁家搞养殖,他都手把手地教。这两年,由他带动的养羊户不下10户。听到村支书夸奖自己,李志学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咱这个村土地少,搬迁后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就是靠打工,打工每年最多能干7个月,风里来雨里去的。养羊就不一样了,守在家门口,种地、照顾孩子两不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

花甲之年马建虎依然很忙碌

“今天宁夏科技有限公司挖芦笋需要60人,明早7点准时出发,想去的报名……”这是同心县下马关镇新园村劳务经纪人马建虎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