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稳稳的幸福中国青年网

新华社昆明5月20日电题:为了“稳稳的幸福”

新华社记者吉哲鹏、庞峰伟

当公司做到年产值余万元时,41岁的壮族汉子王敦伟得知老家有扶贫车间的项目,便毅然回到了起点——回家乡马关办起了服饰公司。

在出门打拼的20多年里,王敦伟在砖厂干过,做过弹簧工,最后拜师学艺搞服装加工,在江苏常熟把公司办得风生水起。

新开设的服饰公司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马白镇南山幸福社区,投资多万元,主要生产中高档服饰,年6月投产以来,王敦伟从董事长变成了大伙口中的“车间主任”。

马关县地处中越边境,大山横亘,基础设施薄弱,贫困程度深。南山幸福社区是当地因易地扶贫搬迁而生的最年轻的社区,由来自全县10个乡镇个村小组的户群众组成,近4成为壮、苗、彝、傣等少数民族,共有建档立卡户户多人。

“之所以叫‘幸福社区’,就是希望群众搬出大山后稳得住、能致富。”南山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陆辉说,把扶贫车间建在社区里,也是为了贫困群众能就近就业。

循着缝纫机的“哒哒”响声,记者走进生产车间,几十名工人正在忙碌。“主任,我‘吃不饱’!”一见到王敦伟,绷缝工柏东就开起了玩笑。

绷缝是制衣的末端环节,如果上游干活慢,下游只能等着。搬迁户柏东是从业多年的熟练工,以前在广东的服装厂打工时,上道工序两个人就能“喂饱”他,现在则需要七八个人。

原因不难理解,搬迁群众原来多是下田种地的庄稼手,缺乏服饰加工技能,到扶贫车间打工的时间也不长。

“熟练工‘吃不饱’,也说明他们干劲足。”王敦伟告诉记者,面对提高生产效率这个难题,公司采取边培训边生产的方式,聘请技师,手把手教贫困群众技术,待遇上实行“基础工资+提成”的模式。

搬到南山幸福社区前,建档立卡户汪兴丽住在60多公里外的八寨镇浪桥村,守着大山过苦日子。“现在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上班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汪兴丽应聘成为缝纫工,一个月能赚多元,“等以后手艺熟练了,月赚四五千元不是难事。”

“生产效率提上来,订单稳住了,幸福社区的就业就有保障。”陆辉介绍,扶贫车间正式开工近1年,已吸纳就业7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1人。

为了“稳稳的幸福”,马关县从场地、税收、用工、资金等方面为扶贫车间排忧解难。资金一时遇到困难,当地政府迅速协调银行贷款万元,解了王敦伟的燃眉之急。

现在,王敦伟将发展重心放在提高生产效率、发展新业态上,面对疫情影响,他调整渠道和产品结构,深耕线上直播售卖,目前车间产能在逐步提升,每天可加工成品T恤多件,销路不愁。

5月16日,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马关县等31个县(市、区)脱贫摘帽,王敦伟激动不已:“我和媳妇返乡创业,政府帮乡亲们进城就业,对未来,我们有信心!”

(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