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文山———新闻速递
海量视频
边境地区的发展历来是文山州工作的重点,因此各种政策扶持也都倾斜于边境村寨。马关县通过各种扶持项目的实施,边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可喜变化,群众的经济收入实现成倍增加,边境发展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位于中越边境一线的马关县金厂镇水头村,这些年在各种政策叠加扶持下,村民们住上了洋房,过上了幸福生活。村民王正光早在年盖房时,就享受到了政策补助。
马关县金厂镇水头村村民王正光:“年,国家就补助我们盖这间房子,补助了两万块砖,还有三吨水泥,我们只出了元左右就把房子建起来了。”
如今10多年过去了,各级政府对水头村的扶持从未间断过,并且扶持项目越来越多。年,村民们从老寨子搬到这里,通过项目实施,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网络全部开通,村民们建房也给予了更多资金补助。
马关县金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陈健:“建档立卡户是享受6万的补助政策,非建档立卡户享受4.5万的补助政策,易地搬迁实施完后我们还实行了房屋的美化亮化工程,这个是属于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建设,总的在水头村投入万。”
村民们发展产业也有补助,水头村香蕉产业如今发展到多亩。王正光种植30亩香蕉,每年获得元补助。
马关县金厂镇水头村村民王正光:“一亩种棵,30亩就是棵,纯收入的话4万,不包括本在里面。”
在马关县各乡镇卫生院,随着各种项目的投入,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全面提升。边境群众看病就医报销85%,贫困群众在乡镇卫生院住院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90%—95%。在教育方面,马关县严格落实“两免一补”及学前教育相关资助政策。小学每人每年补助元(寄宿生元),初中元(寄宿生0元),特教学生0元。马关县因父母婚姻关系进入境内就学的越南籍学生人,他们与国内学生一样,建立学籍,同样享受这些政策。对于边境群众读高中也有相应的补助。水头村王正光的大女儿正在读高三,有了这些补助,让他减轻了不少负担。
马关县金厂镇水头村村民王正光女儿王少丽:“我们读高中学费是免的,然后一个学期,国家还给的补助,基本上不需要家里给多少钱。”
在水头村,村民享受的惠民政策还有很多,王正光为我们算了他一家每年获得的补助。
马关县金厂镇水头村村民王正光:“沿边定补还有享受低保,还有产业发展,像我们种香蕉还补助元,一年下来补助可能在1元左右。”
王正光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政策,村民们经济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如今村里小轿车常见,每家更是有1到2辆摩托车。
马关县的国境线长公里,辖区的金厂、都龙、小坝子、夹寒菁等边境镇的边境村享受惠民政策与水头村一样。随着这些方面的凸显,一些越南女子选择嫁进马关。目前马关县共有越方女性入境通婚余人(领取结婚证57人)。有的还带着小孩嫁过来,户口都没能迁过来,面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让他们同样享受医保、教育等优惠政策。
越南河江省嫁入水头村古正花:“在这边好,医院看病报销,小孩读书也不要钱,还交保险。”
在马关县边境群众还享受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扶贫政策、“兴地睦边”农田整治、万村千乡市场、生产扶持项目等工程。随着各种扶持项目的实施,边境村寨全部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网络。依托这些基础设施和产业扶持政策,各种产业在边境地区得到全面发展,群众收入实现成倍增长。年边境群众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元,是“十二五”末(元)的1.3倍。
马关县金厂镇金厂村会委会党总支书记熊光斌:“现在大家住的都是小洋楼,小洋房,住着非常舒服,我们只能是感谢党,感谢政府。”
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村村民熊光全:“我们有洗衣机,冰箱这些,把菜放在里面,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拿出来,以前想都不敢想这些事,现在好啦,我们只有感党恩情,不会忘记党。”
我们
视听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