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今的仙坑叶氏遍布河源、珠海及四川等地,但仙坑村起初并无叶姓人。公元年前后,明朝万历年间,叶仰东(年至年)举家迁入仙坑,是为东源康禾仙坑叶氏开基始祖。
历经四代的用心经营,到清朝康熙初年,仙坑叶家家业已颇具规模,拥有田产多亩,每年可收租谷三四千担,可上交田赋余担。叶仰东育有四子,除三子英桂外,各有开枝散叶,均人丁兴旺。
专家说公共财富撑起宗族学堂从仙坑古村落建筑来看,主人很注重商业,继承和发扬了客家人崇商、崇文的传统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客家人家庭与宗族观念较重,喜聚族而居。一座很大的围屋,在某一代祖先的手中建成,祖先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团聚在一起,和和美美世世代代地生活在祖屋里。仙坑叶氏,也不例外。积累大量商业财富的仙坑叶氏,为了使后嗣子孙在商业和学业上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常常会兴办学堂,而宗族内的祭祀等活动,显然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和其他聚族而居的客家人一样,仙坑叶氏也是通过宗族的公共财富来支撑起整个宗族的公共事务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林济)
史迹仙坑八角楼:黯淡了刀光剑影清晰了旅游前景仙坑村隶属东源县康禾镇,位于东源县县城东约60公里处。整个村落呈金锅形,有古街道、街巷7.5公里,古墓2座,古井3眼,原建筑风貌保存完好,代表性古建筑多为八角楼和四角楼;全村常住居民余户,共多人。仙坑总面积约公顷,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20多幢,其中,以四角楼、八角楼为代表,修建于乾隆、嘉庆年间,防御性功能相当完备。其中,又以八角楼为最,在普通方形四角楼的外面又加了一道厚厚的花岗岩城墙,上面还设有炮楼和走马廊,把住宅重地包裹得严严实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八角楼内外的杀气与文气见识过许多客家古建筑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孝祥认为,仙坑八角楼在客家建筑里极具代表性。
占地多平方米的八角楼,建于清乾隆庚子年(年),为四堂四横布局。它的外层围墙,约有4/5是用30厘米左右厚的麻石条砌成的,围墙四角设有夯土碉楼,围墙和护墙设有多处射击孔,四角上各建有一座方形炮楼。八角楼护墙设有多处射击孔
“前面是个门楼,这门楼有两个作用,一是瞭望,一是换岗。这座古建筑特别注重防御性,站在碉楼上的任何一个方位,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周边的情况。”唐孝祥介绍。这座八角楼,乾隆年间初建时也是四角楼,它外面的高大石墙,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建成的,外墙也建有4个角楼,因此,当地人把这座楼称为“八角楼”。“乾嘉以后,社会经济衰落。太平天国时期,社会比较动乱,官府控制力削弱,村落之间的械斗也增加了,村落之间的械斗组织性强,攻击力也很强。”林济在解读八角楼成因时向记者分析,“早期的居民和后来者之间的械斗,在当时的广东非常普遍,村落之间的械斗以宗族为单位,既有对资源的争夺,也有当地新旧势力之间的争斗。械斗规模很大。所以,人们经常以村落、宗族为单位来组织防御事务。”八角楼在普通方形四角楼的外面又加了一道厚厚的花岗岩城墙,上面还设有炮楼和走马廊,把住宅重地包裹得严严实实,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站在高大坚固的石墙下面,唐孝祥感叹:“‘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说建筑反映了社会历史的信息,体现了时代社会的精神,果真如此啊。”如今,昔日坚固的八角楼内外的刀光剑影早已黯淡,宗族之间的腾腾杀气与干戈,也已化为玉帛,仙坑叶氏和其他宗族的乡邻们和睦相处。八角楼内现住有3户人家,他们很享受住在祖屋里的感觉。站到八角楼里的炮楼上,游目四顾,金黄的稻子,十里飘香,白云在成片的金黄稻穗上飘过。鸡鸣狗吠中,小儿啼哭声与母亲温柔的抚慰声,声声入耳。
仙坑古建筑的另一代表——四角楼四角楼共有36个天井、间住房,暗合三十六天罡、一百单八好汉之数;其正门堂内挂有“聚星一门”牌匾,“七星”暗寓兴建此楼的屋主叶景亭育有7子,并有告诫子孙后代子要互相支持、团结一致之意。
最近,仙坑叶氏族人在四角楼屋檐挑梁上发现了两幅尺寸不大,题款为日文的画。其中一幅画有一长者袒胸露腹开怀大笑的图案。
四角楼内发现的长者袒胸露腹开怀大笑图案
住在祖屋里的叶家人,包括在这里生活了50载年近八旬的叶学保,每天进进出出,都未留意到这两幅图画上的日文题款。叶氏族谱记载,这座四角楼兴建于清嘉庆初年,嘉庆十一年庚午竣工入住,前后历时10余年,耗费白银无数。建房时为何写上日文,却是个谜。有叶氏族人认为,这两幅画或许与先祖叶本仓有关。叶本仓于乾隆二年丁巳考中进士,特授翰林修职郎,在皇帝身边侍从3年;后被授广东曲江府英德县儒学知县,为官18年。
从仙坑古村落建筑来看,主人很注重商业,继承和发扬了客家人崇商、崇文的传统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叶氏家训与圣旨碑背后的“登云书声”前几年,在离仙坑村不远的偏僻的山谷间,叶氏族人发现了一块被岁月尘封多年的圣旨碑。碑文记述,清嘉庆十四年,嘉庆皇帝因叶氏“捐职布政司经历加二级”事,称许叶氏“积善于身”,且“教子著义方之训”。叶氏“义方之训”,在仙坑叶氏族谱中亦有记载,为:“孝顺父母、友欢兄弟、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各安生理、无作非为、早完国课、择配审婚、敬祖祭扫。”在客家人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