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南捞乡那往村委会驻着一批从省城来的扶贫工作队员,他们中既有“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也有推了婚期的工作队员。自从驻扎到这里后,他们走村串寨,给群众讲政策、出点子、争资金、创产业。在脱贫路上,他们与群众一路相伴,向着全面小康永不停步。驻村队员骑着摩托车进村入户一大早,南捞乡那往村又开始忙碌了起来。第一书记夏晟哲发动摩托车,工作队员罗胤带上日记本就出发。自从那往村林下药材基地规划建设后,他们便成了这座大山里的常客。夏晟哲就是村民们常叫的“摩托车上的第一书记”,为了下村方便,他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便于在山村间出行。从此,摩托车便成了他入户走访的交通工具。工作队员罗胤则是为了驻村扶贫,推迟了自己的婚期。从省城来到偏远山村,他们并不觉得不习惯,起早摸黑、爬山涉水早已成了他们驻村生活的一部分。那往村林下药材种植基地30多分钟的摩托车骑行,一个多小时的步行,临近中午,夏晟哲、罗胤以及村干部来到了那往林下药材种植基地。眼下,基地内的草珊瑚、香草、草果和滇黄精等中药材正茁壮成长。来到那往村驻村扶贫后,工作队员们多次进行走访,发挥专业优势,依托那往村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积极向单位汇报,年6月,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出资30万元,并争取到杨善洲绿化基金会10万元赞助和企业5万元赞助,实施了90亩的马关县“杨善洲纪念林林下药材种植扶贫示范项目”,探索林下经济新的增长点。那往村林下中药材基地正发挥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用,同时示范带动周边20余户农户自发在林下种植了中药材。眼看基地药材长势喜人,队员们都喜在心头。烈日当空,已是午饭时间,返回村委会匆匆吃过午饭,队员们没顾上休息,接着入户走访。脱贫攻坚不能落下一个人,而特殊的群众总是让工作队员们挂念在心,半坡村小组村民秦榜识就是其中一个。秦榜识家中有6口人,但只有他一人是劳动力,由于秦榜识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常年需要医药费,这给收入本就单一的家庭带来不少负担,好在他被评为了护林员,每个月都要至少巡山23天,而对于这份工作秦榜识很满意。驻村队员探讨产业发展办法驻村扶贫后,工作队员们多次走访调研,结合马关县森林体量大、森林覆盖率高的实际,发挥专业优势、行业优势,在做足林下文章的同时,积极向单位汇报,挂钩联系南捞乡的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真扶贫、扶真贫,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要求,为马关县积极争取名护林员,而南捞乡就有61名。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挂职南捞乡党委副书记林国刘介绍,“生态补偿”每年给马关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万元的收入,同时也给南涝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61万元的收入,从生态扶贫这个角度来说,真正地惠及了马关县的个家庭,惠及了南涝乡的61个家庭。太阳西去,夕阳铺洒在山间。离开半坡村小组,林国刘、夏晟哲和几个工作队员们又来到了林下药材基地所在地查兰村小组,准备利用这次机会和种植户交流林下药材管理心得,顺便了解大家对产业发展的其他想法。目前,查兰村小组许多村民在基地的示范带动下种植林下中药材,对于未来,大家都充满信心。晚上10点多钟,在走访了查兰村所有的中药材种植户后,工作队员们返回村委会。回到村委会,夏晟哲急忙坐下来,将走访了解的民意梳理并记录。夏晟哲说,在接下来得工作中将对大家提出来的想法作进一步调研,再研究相关的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夏晟哲感叹:“虽然每一天都感觉到很短暂,但是通过对农户不停的回访,了解情况,能感受到群众对于贫困生活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对美好的生活有不断的向往,这点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样使我所做的工作并没有白费,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文山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供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