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法院守边日记:
老崔的一天
春回大地,绿野葱葱。蜿蜒的边境线上,远处可见企业有序开工,人民群众在田地间劳作,抢抓农时,春耕备耕,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而山间的某个哨点,守边人老崔也开启了一天的守边生活。崔庆庚,是马关县人民法院“强边固防攻坚队”的一员,他带领两个队员驻扎在哨点,为人和善,爱开玩笑,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崔。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守边人”老崔如何度过一天的守边生活。
守边坚守使命——巡逻
年02月22日,星期二,阴转小雨,气温2℃—9℃,倒春寒来袭。早上七点不到,老崔和队友们迅速起床、叠被、洗漱。此时老崔和队友轮换守夜,只睡了三个小时不到,但是酷爱运动的老崔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精力充沛、不惧严寒。七点四十左右,老崔和队友们戴上口罩,拿起警棍开始了今天的第一次巡逻。身为队长的老崔,永远都是走在巡逻队伍的前头。天气湿冷,山路陡且滑,老崔边走边提醒队友:“要小心脚下,注意安全,不要滑倒”,一言一语都体现了对队友的关心。十点左右,山中的雾散去一些,气温也回暖一点,巡逻也变得轻松一些,老崔和队友们开始了今天的第二次巡逻。巡逻期间,大家的眼睛如同灯光一样明亮,警惕着周围的风吹草动,仔细查看着隔离网有没有被破坏,附近有没有可疑的物体和人员。
守边无言战友——小灰
小灰。
午饭时间,哨点上空漂浮而起的菜香味激人食欲,让人垂涎,这都是出自每一位“守边人”之手,他们每天轮流展示自己的厨技,看似“暗潮涌动”,实则都是为了让每一个队员能在卡点感受到家的味道。老崔也会偶尔一展身手,挽起衣袖展现自己的拿手菜。饭后,老崔为卡点的一位特殊“战友”送午饭,它就是哨点的小狗——小灰。小灰是群众自发捐赠给哨点的“战友”,和大家熟络后就成了巡逻队员的一员。大家平时都开玩笑说,“以前的白天是虫子陪我们守边,夜晚则是老鼠和蚊子伴我们巡逻。现在有了小灰,大家仿佛多了个家人,多了份安心。”每当出去巡逻,小灰就如同“监控器”一样,监视着周围的一切,发现异常便发出犬吠声,似乎小灰也知道肩负的使命,目光如炬,洞悉一切。饭后的小灰也会偷空打个盹儿,等待着“战友”的下一次巡逻召唤。
守边不忘本职——执行
一间帐篷、三张行军床、两把塑料凳、一个火塘组成了一个值守点。短暂的小憩后,队员们开始了下午的巡逻。老崔则留在营地开始加固帐篷,为哨点劈柴备用。劈柴成为老崔的守边生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劈柴后的老崔大汗淋漓,身强体壮的他不顾严寒天气,偶尔也会在哨点洗洗冷水澡。此时的他,接到一个来自申请执行人的电话,“崔副,我的申请材料已提交,请问什么时候会有结果?”,原来是申请执行人张某与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件申请强制执行,老崔耐心安慰,“本案已下发执行通知书,房地产公司正在履行当中,你的案子很快就能结案!”房地产领域纠纷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来已受理多起房地产领域执行案件,作为执行局副局长,老崔虽身在边境,但却时时刻刻挂念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能得到及时处理,思考间隙,马上又拿起电话交代“家中的”干警,及时抓紧督促执行,确保人民群众胜诉权益得到兑付。
老崔在边境一线的一天就是这样度过的,这也是众多“守边人”的一天,周而复始,无聊枯燥但责任重大。每一次的巡逻结束后,老崔都会在本子上写下:“本次巡逻一切正常。”依稀还记得老崔说过:“能加入到强边固防工作队伍,我感到自豪与荣幸。无论工作怎么辛苦,也要一如既往地做好。作为党员,要做好表率,带领队员守好边,让国家和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