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关县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实施了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新农村项目建设,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和要求,依托靓丽乡村美景,多举措发展产业助农增收,实现了村美民富,为群众铺起了幸福路。
马关县马白镇马洒自然村隶属于马洒村委会,位于马白镇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共户人,壮族人口占96.30%,是全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前村内道路泥泞不堪,房屋破旧,村民主要靠发展普通的种养殖业,经济收入单一。年6月,马关县启动实施了马洒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对村内环境实施了绿化、亮化、硬化、美化,通过项目建设,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粪草随处堆,畜禽满街跑”的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完善和村民文明意识的提升,使全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旧貌换新颜。
在马洒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邓大爷,今年已经81岁了,经历了“包产到户”到如今的乡村建设,他见证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是邓大爷朴实又真切的话语,回首过去艰难的日子,如今的生活他倍加珍惜。
借助美丽乡村景观、丰富的地方饮食文化和富余的农村劳动力,马关县着力打造以“吃农家饭、享农家乐、观农村山水”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目前该县已有40多户农家乐形成规模,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地道的乡野土菜,部分农家乐还提供住宿、垂钓、漂流等服务。农家乐的发展带动我县从事乡村旅游的人数达到余人,一批农民通过创办农家乐、售卖土特产、手工制品等实现了增收。
村民邓丽琼:我们村子以前到处是牛屎马粪,很脏,现在到处都干干净净的,走到哪里都很舒服,一眼望去就很清爽,我们以前在家里做不了生意,栽田栽地,一年打不了很多谷子,摘不了很多玉米,就只够吃饱,后来政策来了,我们就回来做生意,现在做得还是可以,所以我家这个叫甜小筑,也就是现在的政策好了,甜甜的一个小筑就盖起来的小房子,小窝一样幸福生活。
乡村美起来了,群众致富愿望更加强烈,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熊廷强,看到村容村貌的改变,他萌生了在家乡创业的念头,在自家的庭院酿起了酒。
村民熊廷强:我们马洒村现在路也通了,电也通了,环境,排污设施也通了,路灯也有了,网络信号塔也在更新,我可以在家里做网店,从深圳回来在家里返乡创业,把马洒酒做得越来越好,虽然今年刚刚起步,但是通过我的努力,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马关县依托有利的自然条件,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收项目,其中,“稻田养鱼”已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又一增收致富项目。今年马关县在4个村发展稻田养鱼项目,共发放了公斤鱼苗,实施了亩的稻鱼共生的示范样板。坡脚镇马夹冲村委会湾子寨村充分利用稻田,作好生态鱼养殖这篇文章,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
坡脚镇马夹冲村党总支书记王建:我们马夹冲的稻田养鱼主要是集体经济发展,我们在今年开始搞稻田养鱼,8月我们已经卖了多元钱的鱼,栽种的谷子比以前没有搞稻田养鱼的时候更丰收,再加上稻田养鱼就双丰收,利益就更大,对老百姓收入也更好。
近年来,马关县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实施了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新农村项目建设,年以来,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马关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4亿元,实施整乡推进项目2个,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2个,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6个,建设农村公共活动场所个,提升农村房屋功能户、改造厕所户、建设大牲畜圈舍个;硬化通村道路公里,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产业扶持,重点发展商品蔬菜、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产业。如今村容环境好,致富有门路,娱乐有场所,下雨不愁路等等的变化,都为群众铺起了幸福路。
马关台:廖珊珊吴兰会通讯员:蒋焰
编辑:王云霞谢思思
制作:冯明兰冯鹤
《西畴精神》形象片点击上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