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回信精神的具体行动。为了充分学习借鉴临沧市沧源县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文山之干”着力解决制约农村地区特别是边境地区发展的梗阻,在三年时间里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让乡村全面振兴,让文山大地都美起来、让文山百姓都富起来。近期,文山州各部门深入沧源边境一线切身感受沧源之美。
年11月17日至18日,云南省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情况总结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启动现场会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召开。会议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提出用3年时间将个沿边行政村(社区)初步建成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现代化边境小康村。
年6月,临沧出台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方案》,全力打造产业支撑、文旅融合、人口聚集、口岸和边境贸易、睦邻友好五种类型的边境小康村。如今,在临沧市多公里边境线上,这五种类型的边境小康村蓬勃兴起,它们像一串美丽的珍珠,扮靓了祖国西南边陲,点亮了边境群众安宁幸福的好日子。
11月24日至26日,文山州各部门深入临沧沧源边境一线考察学习其好经验、好做法。
在沧源县糯良乡班鸽村,勐来大峡谷气势恢宏,一条碧波荡漾的小河如玉带飘过,树木、鲜花郁郁葱葱,平坦的柏油路连接起80多户富有特色的民居。“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小河的两岸,远处是芭蕉树掩映的民居,几缕炊烟缓缓升空,仿佛置身于生动的水彩画中。班鸽村是“世界佤乡乡村振兴示范园”的核心地带,这里集中了沧源最优质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拥有崖画、天坑、国画长廊、司岗里溶洞等自然、人文景观。精心打造后的班鸽村,田园综合体建设成效明显,民居富有民族元素,乡村旅游产业跨步发展,成了产业支撑村、文旅融合村的示范,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文山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徐晓林:“临沧市和沧源县在乡村振兴、边境现代化、小康村建设和乡村综合体建设打造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回到文山以后,我们将把临沧市和沧源县的这些好做法,好的思路,好的规划,运用到我们文山的边境小康村建设当中,全面加快我们的美丽乡村,绿色田园,幸福家园建设。”
文山州西畴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东:“同样是作为边境州市,文山和临沧有着相似的一些属性,特别是沧源县和西畴县相比,也有自然山水风貌各方面的相似,这样也引起了我们很多思考。下一步,我们西畴县将坚定不移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现代化小康村的要求,按照州委、州政府“七县”专题会的精神,全面开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
班洪乡班洪村下班坝自然村,是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重要回信的地方。沿着“总书记重要回信”文化长廊走过,切身感受着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走进下班坝,富有特色的民居格外耀眼。清一色的红瓦黄墙,入户路两旁是微景观、微花园、微菜园、微果园,群众出门能看花,伸手能摘果,弯腰可摘菜,庭院能创收。群众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排污排水精心布局。处处彰显“小而精、优而美”的设计理念。独具特色的护林防火巡逻栈道,穿过密林,爬上树端,直冲云霄,也成为网红景点。村集体经济严格执行“”年度收益分配机制:乡扶贫开发公司占10%,村组集体占10%,合作社公积金占30%,合作社社员占50%。下班坝集产业支撑村、文旅融合村为一体,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文山州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李金师:“这次随团到临沧市参加考察学习,深受启发和教育,感受很深。特别是现场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边境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建设美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守护神圣国土的这种使命感,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的信心和决心。”
勐董镇龙乃村是中国最年轻的村寨,于年10月回到祖国的怀抱。该村大部分区域与缅甸佤邦接壤,全村2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人居住在国境线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缅胞波情谊万古长青”两块纪念碑见证了中缅两国阿佤人民的深厚友谊。村民们将基督教堂改造为龙乃村友谊广场,每当重大节日或迎接宾客时,阿佤人民在这里载歌载舞。沐浴着党的光辉,龙乃村进村路升级为柏油路,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房,电、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提升,成了睦邻友好村的标杆。
文山州广南县委书记普建勇:“我觉得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特别是我们沧源的广大干部和群众扎根边疆,心向中央,苦干实干,作风扎实,工作努力的精神状态为之动容,应该向他们好好学习。”
文山州马关县委副书记张祖权:“有特点,有特色,有亮点,使我深受启发,也深受教育。通过这次学习,我们将结合州委对马关的三个定位,来进一步推动县里面的三个定位的全面落实。”
永和国门新村隶属勐董镇永和社区,属抵边自然村。该村充分利用村史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教育引导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热爱家乡,汇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正能量。这里的民居统一规划、民族特色鲜明,村民们可自主选择不同结构、面积、样式的居所。感恩教育、文明实践、民俗文化设施都建成游客喜爱的样式,成为国境线上最靓丽打卡地。永和国门新村成了文旅融合村、口岸和边境贸易村的典范。
文山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候行辉:“我觉得体会很深,有几个方面:第一是自然风光美,第二是干部思想活,第三是办法措施多,第四就是工作成效好,第五是民族特色浓,第六是群众懂得感党恩。回去以后,要把一些学习到的经验和做法在文山州抓好落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当中的“三个好”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切实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文山州住建局副局长何明贵:“这次学习,收获满满,感受深刻,这里的乡村干净整洁,农房也是干净,农房风貌独具特色,和文山相比,这边有很大的优势,做得很好,我们回去以后,会参照这一边,做好文山州乡村振兴这方面的工作。”
沧源之美,让人震撼。
政治强——县、乡、村、户,随处都可以看到汉佤双语的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昭示着边疆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
边民富——所有参观点都有龙头产业带动边民致富,都有特色产品营销卖场,都有辖地范围的产业发展远期规划。
边关美——以道路建设为主的民族特色民居建设美丽动人,村容村貌建设策划到位、赏心悦目。
边疆稳——每个村子都有各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场景,每个村干部都能讲好稳定和团结的故事。
边防固——抵边联防所建设特色鲜明,国门建设富有特点,每个村民都能讲清强边固防的责任。
综合考察学习所见所闻,沧源是如何变美的,可总结归纳为“九个一”:
一个方案:年6月,临沧出台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方案》,指导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
一支工作队:组建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队,每个沿边村(社区)派1名科级工作队长和2名工作队员。
一个规划:以沿边公路作为小康村建设的突破口,着力构建道路、产业和组织“三套系统”,打造产业支撑、文旅融合、人口聚集、口岸和边境贸易、睦邻友好五种类型的边境小康村。
一套展现方式:随处可见汉佤双语的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配备训练有素的解说员,高水平的专题片,制作精美的宣传海报。
一套管理机制:每月汇报工作情况,推出“红黑榜”晾晒成绩,开展明察暗访,实行常态化约谈机制,综合运用进行量化考核。
一系列文艺作品:有《族印·司岗里》大型佤族歌舞剧,《阿佤欢歌》《阿佤人民唱新歌》等系列歌曲,人人能唱,人人会跳,民族氛围浓厚。
一套资金整合方案:高效整合民政、人社、科技、文化旅游、民族宗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农业农村、水务、林草、乡村振兴等部门的政策、项目和资金。
一个平台公司: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有专业公司参与,运作更规范,收入更可观,分配更合理。
一条思想突破之路:打破“山区意识”“西部思维”的自我束缚,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突破常规政策,变问题为机遇,变不可能为可能。
新闻-
本台记者:白宇男陆有乐
编辑:肖琦刘虹
制作:黄荷
责任编辑:杨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