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晚清时期,传统的东方大国不断遭受着来自西方各方面的冲击,落后的官僚体制面对西方的刺激,无法做出迅速的反应,在不断地鞭笞中试图找到缝隙求生存。甲午战争前的洋务运动与军事变革,是中国这个东方老大巨人试图以变求新的艰难努力,可惜转身太慢,包袱太重,惯性太大,被同样追求进步的日本给超了车。
东亚两个大国之间实力的此消彼长,助长了日本的野心,日本将与清王朝的战争定义为“百年大计系与一战”的生死之战。而中方却始终在被动应战,左支右绌,从战略到指挥都处于混沌的状态,甲午战争的结果也许早在较量之前,战场之外便已注定。
晚清大学问家陈澹然在《寤言迁都建藩议》中说;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晚清当政者,几无一人有这种眼界和思维,既无法看清世界全局,更无法痛下决心,壮士断腕推行彻底的变革,最终被世界潮流所抛弃。甲午战争的战败,中国这个老师不得不向曾经的学生日本低下高贵的头颅,在日本的国土上,谱写一曲大清帝国的落日挽歌。
一、日军节节胜利,清政府遣使被拒
战争本质上是政治的延伸,但政治在外交实践上却是战争形势的体现。甲午战争爆发后,清陆军丢失平壤,海军在黄海战役失利,清政府战斗的信心受挫。随着日军将战火烧向清政府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清廷内部在和战问题上的分歧,也逐渐开始明朗。
清政府的幕后操盘手慈禧太后,对于日本明治政府的侵略野心茫然无知,只想尽快的结束战争,以便过好她的“万寿庆典”,让翁同酥暗示李鸿章,与各国公使就中日议和问题展开和谈。
西方各国都想从中日甲午战争中捞到好处,也装摸做样的与日本方面展开外交沟通,但由于各国利益不一,对于中日战争“联合干涉”的态度并不明确,日本拒绝了各国的外交调停,清政府渴望列国调停的愿望破灭。
在拒绝各国调停之后,日军按照大本营制定的第二期作战计划,分兵入侵,战火烧入中国境内。年11月3日,辽东前线战败,清政府大为震惊;11月8日,旅顺前敌传来警报,说旅顺仅有半月之粮,清政府紧张万分,决定直接派大员与日本议和,以解燃眉之急。11月10日,张萌恒和景星带着密信来到天津,密信中说:
阁下数月以来,独任其难,九重业已深悉。此时应如何设法以期了结之处,阁下受恩深重,责无旁贷。且系奉旨归我等数人办理,必可合力维持。
清政府渴望和谈来减缓压力,但是意愿却并不强烈。李鸿章认为:“日本屡战获胜。举国骄狂,我若派大员赴日和谈,难免会被日本轻视。”于是派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赴日和谈。
耳光总是来的飞快,日本方面认为德璀琳不是中国要员,李鸿章的私人信函也不具备法律效应,断然拒绝了德璀琳的和谈之情,一场有心准备的外交事件变成了外交事故,最终尴尬收场。
二、清廷内部争论不休,李鸿章不得已赴日和谈
德璀琳被拒绝后,日本政府作出了暗示:如果清政府真想求和,那就必须委派“具有权力、能完全代表中国政府”的全权大臣与日本直接交涉。清政府随后派遣户部侍郎和兵部侍郎为全权代表,来到广岛和谈,中国议和代表到达日本后,便受到了巨大的屈辱,以至于和谈随员伍廷芳感慨:
我将卒苟能奋勇于疆场,不容其猖披,何致就彼而受此欺慢?欲消此恨,其在将与兵焉!和局易成与否,亦在战争之胜负判也!
与此同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认为,和谈官员名望不高,官职太小,不能承担重大的责任,同时这也是中国方面不承认完全处于失败地位的表现,清政府也不会接受日本提出的和谈条件。他与日本外相陆奥光宗商谈后认为,和谈条件不成熟。在随后的和谈中,日本代表借口中方代表“全权不足”,单方面宣布中止谈判,中国代表带着莫大的屈辱被撵出广岛。
中国使节退出会场时,伊藤博文将伍廷芳留下,对他说;
贵国何不添派恭亲王或李中堂同来会议,郑重其事。现在兵攻威海卫,南边一带已得,但海面及刘公岛各炮台现尚鏖战,胜负未分,大约指日可全取。军情万变,时刻不同,早和为宜。
一方面指明要清政府的最高统治集团成员到日本议和,一方面用武力威胁,日本方面软硬兼施,清政府不得不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
李鸿章在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后,仍面临着巨大的国内以及日本方面的压力。日本政府提出的和谈条件相当苛刻,要求割地赔款。在国内,光绪皇帝拒绝割地,翁同酥也是不认同日本政府的割地提议,总之,光绪派的大概意思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李鸿章不敢承担割地之责,在京城中四处拜访各国公使,请求他们让日本放弃割地的请求,但是四处碰壁。李鸿章知道割地“干系之大”,一旦割地,他必然会被国人唾骂,青史留痰,所以坚持和光绪帝明确责任,得到了“商让土地之权”。
三、日本狮子大开口,李鸿章疲于应付
三月十九日,李鸿章一行人抵达马关,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代表日方,以春帆楼为会议场所,与清政府开展和谈。冲突的中日在十年前就已经埋下了,朝鲜甲申之变时,清军占优势而日本处于劣势,清军武力清除了日本的势力,而伊藤博文也领教了李鸿章的盛气凌人。
但现在,今时不同往日,李鸿章寄人篱下,作为失败国代表来谈判,不得不受制于人。李鸿章为缓和气氛,委婉含蓄的说两国同文同种,一衣带水,应当永结同好,而不应当“相攻如仇人”,但伊藤博文却丝毫不跟李鸿章客气,借机讥讽:
十年前在天津时,敝人曾向中堂进言,贵国之现状,实有改进之必要。但尔后贵国晏然依旧,不图改进,以至今日,实深感遗憾。
听到伊藤博文如此不留情面,李鸿章好不尴尬,碍于自身地位,不得不忍住不悦。借机夸了下日本的日新月盛,又说本国,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事后,陆奥宗光评论说:“李鸿章高谈阔论,目的不过是想借此博取同情,间用冷嘲热讽掩盖战败者的屈辱地位罢了。”
李鸿章在赴日前就想到了日本可能开出的停战价码,但是他低估了日本政府的野心。在中日第二轮谈判中,伊藤博文代表日本政府提出了极为苛刻的停战条件:
日本军队应占守大沽、天津、山海关,并所有该处之城池堡垒,驻上开各处之清国军队,须将一切军器、军需交与日本国军队暂管;天津、山海关之间铁路当由日本国军务官管理;停战限期内日本国军队之军需军费,应由清国支补。”
听完停战条件后,李鸿章连呼“过苛!过苛!”设身处地的想,大沽、天津、山海关都是李鸿章治下的直隶所在,如此要求,简直是在打李鸿章的脸。此外,三地皆为京师腹地,将这三地让与日本,岂非将兔子往猛虎口中送。李鸿章请求宽限几日,与紫禁城中的清朝皇帝商量,但伊藤博文却步步紧逼。
李云:迟数日再复。
伊云:几日?
李云:一礼拜后。
伊云:太久!
伊云:三日须复,愈速愈妙
四、清政府错失良机,日本亮出底牌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进行第三次和谈,伊藤博文向李鸿章透漏,日军正前往澎湖,李鸿章听罢大惊失色,提醒伊藤博文,台湾属于应该英国的势力范围,要小心玩火,但伊藤博文回复:“有损于华者,未必有损于英者”,随后两人交谈数个回合,无疾而终。伊藤博文认为,这一次的武力威胁将打破僵局,迫使清政府就范,但是和谈结束后的一声枪响,打乱了所有人的算盘。
李鸿章在和谈结束返回寓所途中,被日本青年枪击,伤势十分严重,这则消息传到欧亚各国后,舆论沸腾。这时李鸿章在日本被刺杀,使得清政府占据了极大地舆论优势,如果能够加以利用,必然会让日本做出巨大的让步,但是清政府内部没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落后是全面的。
日本方面则开展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日本天皇派使者看望,凶手被迅速的判处无期徒刑,同时做出了除台湾、澎湖列岛外,其他战地无条件停战三周的允诺,李鸿章寓所门前看望的日本达官显贵络绎不绝,日本政府靠一系列的举措平息了舆论,而清政府也错失了最后对自己有利的机会。
四月十日,李鸿章带病与伊藤博文在春帆楼进行谈判,伊藤博文要求赔款两亿两,同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并且告诉李鸿章:“中堂此次,只需回答允或不允”,李鸿章问问“:难道不准分辩?”伊藤道“:只管声辩,但不能减少。”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反复辩论两小时,伊藤口气毫不松动。
四月十五日,李鸿章与日方举行最后一轮谈判,决定签订和约等重大事宜。在谈判的最后,李鸿章仍然希望日方减少赔款,求将赔款再减万两,万两不能让,让万,甚至苦苦哀求:
无论如何,总请再让数千两,不必如此口紧,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赔款既不肯减,地可稍减乎?到底不能一毛不拔,赔款既不肯少出减,所出之息当可免矣。
甚至最后竟向伊藤哀求,少许减一些,算是送给他回国的旅费,弄得伊藤说,议和不是市井做买卖,“彼此争价,不成事体”。最后,李鸿章发狠道:“如此口紧手辣,将来必当记及。”但日方最后就是不肯做丝毫让步。在涉及到台湾交接问题的时候,日方更是步步紧逼,急于拿下台湾,以免夜长梦多。
李云:一月之限过促。总署与我远隔台湾,不能深知情形;最好中国派台湾巡抚与日本大员即在台湾议明交接章程,其时换约后两国和好,何事不可互商?
伊云:一月足矣。
李云:头绪纷繁,两月方宽,办事较妥;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
伊云:尚未下咽,饥甚。
日方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此后李鸿章离开日本,发誓不再踏入日本国土一步。此等屈辱,常人且不能惹,况且一国大员,马关条约过后,日本真正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感情。
观点
马关条约的签订,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得清政府加大了剥削人民的力度,同时大量举借外债,以至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逐步被列强控制和瓜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国内群情激奋,这直接唤醒了民众救亡图存的精神,由此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外,面对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以及债务危机,有识之士开始锐意改革,以救亡图存!
马关条约的签订,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
原有的以清政府为首的东亚宗藩体系瓦解,中国不在是处理东亚事务的主角,造成了列强对于中国的普遍看清,由此引来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随着甲午战争的胜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亚盟主,巨额的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更疯狂的扩充军备,将整个国家绑上了战车,继续推行其“大陆政策”;面对日本的崛起,俄国东进受阻,其势力虽然被削弱,但是仍然在于日本较量,黄白两个大国之间在东北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
参考文献
《中日甲午战争全史》关捷
《李鸿章传》梁启超
《中日战争》戚其章
《清史稿》赵尔巽等
《清季外交史料》王彦威
《马关条约之伊李问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