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边固防丨等,是世界上最美的字

北京湿疹网上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8974.html

东风第一枝我等你

在那山巅,峰回路转,顺坡下是归处。别离多意难平,望断了天涯误。晴空烈日,尔再回,再难迷路。我在家、饭菜飘香,一缕缕炊烟处。

芦笙曲、悠然倾诉。爱恋伊、期待不苦。临午夜梦君回,话边关春几度。今生今世,长空下、画君样图。大地上我不孤独,累月经年相付。

(仅以这首词,献给马关县金厂镇罗家坪的痴情人王玉仙,敬她用一生一世等她戍边牺牲的丈夫熊炳安的精神)

我上大学的时候,在当代文学课上,老师曾告诉我们“等,是世界上最美的字”,如今我才真正懂得它的含义。当我走进罗家坪,走进这片曾被英雄鲜血染红的热土,我才知道英雄故去,他们的名字在烈日晴空下依旧熠熠生辉,守护英雄的痴情人还在等……

世上什么最珍贵?是情,是忠贞不渝的情!我曾看过张艺谋导演的一部电影《归来》,讲述了文革时期陆焉识因被错划为右派,妻子一直等他回来,奈何终日不见,相思成疾,忘却曾经。最后,只记得陆焉识归来的日子,天天去火车站等陆焉识。然而,当爱人归来,陪伴在自己的身旁时,她却已然爱人于无形,忘人于无形,虽在咫尺,却远天涯。剧情荡气回肠,我以为那是最高的爱情境界,可当我知道马关县王玉仙的故事后,我再一次被深深震撼,被深深感动。

四十多年前发生边境冲突,罗家坪村的村民在政府的组织下,组建民兵队伍,戍边卫国,誓死以寸血守寸土,即便热血染红土地,也要护得河山完整。而王玉仙的丈夫熊炳安,就是民兵战士中的一位,没日没夜地排雷、挖工事,成了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绝唱。丈夫流的血,洒在了罗家坪的大山。此后,她守着他们的爱巢,日日思君不见君,夜夜盼君君不归。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他的《牡丹亭》里,对世间至爱作了这样的描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者,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至此,我以为爱情是超越死亡界限的,阴阳之间连一层纸也不曾相隔,人的一生心心念念,必有所赐。而马关县罗家坪村的王玉仙奶奶,就用她的一生证明了她对爱情的忠贞,对爱人——烈士熊炳安的眷恋。她的痴情,早就超越了生与死的界限,萦绕于罗家坪的山山水水之间。

当我第一次听说关于王奶奶故事时,便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今年的夏天,我终于等来了这个和她见面的机会。在热情似火的七月,汽车在山间飞驰,绕过山路十八弯,听着绿林间的蝉鸣,我第一次来了到绿荫环绕的边陲苗寨罗家坪。在它的巍峨大山之间,吮吸它醉人的气息,倾听属于王奶奶的故事。

当我和同行的朱老师,到了王玉仙奶奶家门口时,王奶奶就如我听说的那样:坐家门口,神情焦急,像是在等什么人?还在车上,我就在猜,或许是等她还未归来的丈夫熊炳安吧。那个在多年前,就牺牲在排雷工作一线的烈士熊炳安,他的妻子还在等他,将一万多个日夜化为永恒的爱恋。我不知道这是怎样的深情和眷恋?才让这位如今两鬓斑白老人,等了四十几年,一刻也不曾放弃过。

我想:烈士熊炳安一定成为了她精神的堡垒,在无数个黑夜里照亮她的精神世界,她的人生因为爱,从没有孤独过。如今,她的固守,也照亮了我的路,燃起了我对爱与美的真挚追寻。不可否认,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需要这种“长守不悔”的精神。时至今日,许许多多的戍边战士,肖思远、陈祥榕、杜富国……都是因为有这种“长守不悔”、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才使祖国的温柔山川得以安宁,人民得以幸福的保证。

我走近王奶奶的身旁时,她并没注意到我的到来,依旧坐在自家的门槛上,凝视着罗家坪的山顶,若有所思。对于王奶奶,我是慕名而去的,所以我很是理解她的凝望里饱含着什么。可我,见到这位年近八旬、满脸皱纹的老人时,心还是莫名的隐痛。她的一生,是爱,是守,还是悲?我无从定义,但我从她的故事里读到了真情,读到了一个女人的痴情,以及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见到王奶奶的那一天,她打扮得像个少女一样,古朴的蓝色,让我记忆犹新。她的头上,包裹着蓝粉相间的头巾;身上,穿着蓝黑相间的格子衫;还穿了条蓝紫相间的裙子。一眼看去,就是一身明快的蓝,是天空的颜色。蓝色是畅想,是眷恋,是她这位苗家女儿对爱的憧憬。当我走近,轻声唤她:“奶奶”时,她才转过头,给了我一个灿然的微笑。那一刻,我带着沉重的心情,读懂了她的全部幸福。

遗憾的是我不会说苗语,王奶奶讲的话,我基本上听不懂,完全靠同行的朱老师翻译,说明我们的来意。朱老师把我的话用苗语翻译给王奶奶听,然后又把她的话翻译给我听,对话艰难,却很有意义。一来一回之间,我就和这位老人熟络起来,她邀请我进家里去坐。一进门,她就指着桌子上那个老古董一样的电视机,似乎是在告诉我们电视机坏了,朱老师捣鼓了半天,也没弄出一个画面来,屏幕上满是一片雪花。

我们都怕王奶奶孤单,就告诉王奶奶:“过段时间,我给你买个新的来”,她笑得合不拢嘴。朱老师当晚就在网上订了小电视,没几天就到了,就准备着给王奶奶送去。后来,由于工作太忙,我不能亲自和朱老师一起,将电视机给王奶奶送去。朱老师去之前,还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我,但愿那个小电视机能给王奶奶带去更多的欢乐。

采访当天,我们进到屋内,然而屋内的一切让我十分意外。在阴冷潮湿的房屋内,老旧的电视机、竹篾的鸡笼、木板楼梯、木质楼板、很多年前留下的木头……一一映入我的眼帘,俨然一派田园生活的装扮,纤尘不染。我很诧异,这不就是我儿时的记忆吗?就像我回到了老家一般,如同家一样的陈设,让我莫名酸楚,泪眼朦胧。

等朱老师拍摄完,我又拉着王奶奶的手,和她聊了许多,当谈到她的丈夫熊炳安时,她的神情是那样忧郁,以至于我不忍心再问下去。四十多年前,她是民兵烈士熊炳安的妻子,而今她依旧是民兵烈士熊炳安的妻子,一刻也不曾改变。只有爱到极致,才会等到极致,用一生去兑现一个爱的诺言。真真应了那句“从前车马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午夜梦回,都让我惊叹她对爱的坚守。王奶奶的故事,如一股清泉,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涤净人的心灵。

至今未改嫁的王玉仙,虽然无儿无女,还要独自一个人面对生活,可她却用一颗忠贞不渝的心,坚守着那份对丈夫深深的爱。与王奶奶同村的陶开秀,在丈夫牺牲后,勇敢地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丈夫的意志,背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在风雨里挖战壕。而王玉仙奶奶,却没有走出丈夫牺牲的围城,丈夫不幸牺牲后,她一度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悲痛欲绝,用另一种勇敢爱了一生。尽管这条路,是那样孤独,她却在自己家的门口,一等就是四十几年,此情没有轰轰烈烈,却已感天动地,使闻者无不伤心落泪。

那一天,见完王奶奶之后,回到家,因为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我就为王奶奶的故事读了这首诗《罗家坪的痴情人》: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红色罗家坪/见到了/终生守寡的王玉仙/见面时/她已满脸皱纹/我听不懂她说什么/只能握着她的手/对她微笑

握着她的手/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罗家坪/这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那时正青春/和爱人在月下/谈着彼此的心事/可丈夫告诉她:天明就出发/排雷是他的工作/戍边是他的使命

天蒙蒙亮/丈夫就启程了/沿着晨雾浓浓的小路/爬上罗坪山顶/守卫边境线/为了祖国的山河完整/即使流血牺牲/他们也寸土不让/回到工作岗位/为了百姓的安全/他一心扑在排雷工作上

当地雷在他的身旁/“砰”的一声巨响/熊炳安的血/染红了祖国的江山/结束了他/短暂而传奇的一生/可他的妻/还在等他回家/一等就是四十几年/望断天涯/他再也没有归来

她就坐在家门前/倚靠着大门/日复一日,年复一日/从红颜到白发/从青春到暮年/化作望夫石/望眼欲穿/过尽千帆皆不是/泪洒千行/为什么不见故人来?

由于年久失修/她住的房屋/已经破败不堪/屋内更是阴冷潮湿/可她却告诉别人/此屋不必修缮/我怕炳安找不到回家的路/我怕和他/再一次错过/等我死了/去黄泉路上寻他/你们再修这个屋子

采访很快就结束了/我不得不放开奶奶的手/和她挥手告别/她苍老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似乎是在告诉我们

下次再来/上车后/我在车的后视镜里/又看到:王奶奶坐在家门口/焦急地望着/罗家坪的山顶

如今,罗家坪全村的面貌都有了巨大的改善,人民生活幸福安康。从山脚到山顶,家家都是泥色的房屋,房前屋后树成行,别具特色。一条村道如赤练,穿越山野,联通村里村外,是个不错的红色旅游胜地。而王玉仙家,依旧维持原貌,不是政府不组织修缮,而是这位老人想留着她与丈夫的回忆,让丈夫魂归家园,再和她跳一曲动人的芦笙舞。故而,家里所有一切老旧的东西,于她而言,都是值得珍藏的温暖。在她的世界,半丝半缕,都是曾经的回忆,都是爱人的模样,都是自己孤独岁月的陪伴。

当村里人劝她修房子的时候,她告诉别人:此屋不必修缮,她怕丈夫找不到回家的路。一砖一瓦,一锅一灶,都是影片中的一帧一画,闪动着他与丈夫曾经相守的画面。那些零零碎碎,家长里短,看不见、摸不着的回忆,是她一生的牵绊。而她,作为戍边民兵烈士熊炳安的妻子,用一生回应了“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潮起潮落,始终不悔真爱的相约”,回应了世事无常——人有情。

由于时间关系,同行的朱老师还要去采访下一个点,我不得不放开奶奶的手,和王奶奶结束这一次短暂的人生相聚。当我和她挥手告别的时候,她苍老的脸上挂着浅浅的笑,似乎是在告诉我们:“下次再来呀!”。上了车后,我的心里,总莫名涌动着许多心酸,不禁泪雨连连。我在想: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人感应,王玉仙和她的丈夫熊炳安的精神,一定是永远在一起的;如果苍天能够读懂她爱的语言,来日的黄泉之路上,她和她的丈夫,一定不会再分开;如果真的有轮回,他们一定不会迷路,不会再匆匆错过。

任世间万物如何变化,曾经相守就是永恒,有了曾经,今生今世,到处都是海。王奶奶呀,你的爱是天上的星星,在罗家坪的蓝色夜空里,星辉灿烂;你的执着是爱人的模样,在戍边的艰苦岁月里,屹立不倒;你爱人的魂,已化作山的精魂,与你深深相拥。

而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无数戍边人用自己的青春岁月,培植出的绿色森林;我们的岁月静好,是无数守边人负重前行,滋养出的小美好;我们的欢笑的时光,更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的鲜花”。我们,哪有理由不去珍惜?哪有理由肆意挥霍?

供图:邓在艳、梁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