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苗族RTV广播影视

本期看点

1.苗语广播新闻(年6月1日)

2.苗语听众点播(年6月1日)

3.苗语电视新闻(年5月31日)

4.跟我学苗语“支援——bangbceub”

5.陈明到州人防办调研全州人防建设发展工作

6.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广南: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7.点绿成金:马关林下经济实现“多赢”

过去与现在

自年6月20日原文山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壮、苗、瑶三个少数民族广播语种以来,至今已有40年,40年来民语广播在节目形态、主持方式、录制传播上虽然做过多次改革改版,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了彻底改变民语广播“换汤不换药”的状态,摒弃老旧、不合时宜的节目形态和主持方式,在台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年7月1日晚20时至22时50分,文山广播电视台民语广播节目顺利实现直播。现直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3:00到15:50。其中:13:00—13:50为壮语广播直播节目时段(晚20:00—20:50重播);14:00—14:50为苗语直播广播节目时段(晚21:00—21:50重播);15:00—15:50为瑶语广播直播节目时段(晚22:00—22:50重播)。直播节目内容涵盖了新闻、社教和文艺,直播期间前20分钟为新闻综合(含15分钟的新闻内容和5分钟社教内容),后30分钟为文艺节目。

广播节目音频

广播新闻

广播文艺

电视节目视频

跟我学苗语

跟我学苗语:学用苗语说“支援——bangbceub”

自创小视频展播

《生活告诉我》

《人到中年才悟出的道理》

新闻资讯

陈明到州人防办调研全州人防建设发展工作

视听文山21分钟前

视听文山-

6月1日,州委书记陈明到州人防办调研全州人防建设发展工作。

图为陈明在查看人防相关设施设备。

实地听、现场看后,陈明对州人防办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全州人防工作扎实推进、有声有色,“十年磨一剑”从全省末尾跃升前列,是文山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表率。

就下步工作,陈明要求,要坚持平战结合,充分发挥人防资源优势,加大人防设施设备、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利用力度,在应急抢险、防灾救灾、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等工作中发挥人防特有作用,努力开创全州人防建设发展新局面。

副州长李英杰等参加调研。

本台记者:罗明磊文山日报社记者颜宏幸

编辑:周秋牟星

制作:李果黄荷

责任编辑:关韦伟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广南: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视听文山4小时前

视听文山-

当前,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连日来,广南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组织党员干部及医务人员下沉一线,设置疫苗临时接种点,为残疾人和出行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

在广南县莲城镇那朵卫生室疫苗临时接种点,镇村党员干部冒雨进村入户动员,对还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进行体检,并通知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到临时接种点来接种疫苗,来到临时接种点后,医务人员再次对他们的体温、血压、血糖进行测量,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广南县莲城镇那伦卫生院医务人员陆晓丽:“现在剩下的这部分人都是身体比较特殊,或者医院打的,我们进村到各个村委会为他们服务,现场测量血压血糖、检查身体,看能不能接种。”

87岁的村民何凤鸣告诉记者,她和老伴都年近九旬,坐车就会晕车,有一次家里人准备开车带他们到卫生院准备接种疫苗,但由于晕车,最终没去成。

广南县莲城镇那朵村村民何凤鸣:“我坐不得车,坐车到卫生院就晕了打不成疫苗,今天他们到村里面打就方便了,方便我们老人了,谢谢他们关心老人了。”

何秀兰老人在接种完第一针后,由于自己腿脚不便,儿子外出务工,一直没有进行第二针的接种。现在医务人员进村设置临时接种点,她称赞连连。

广南县莲城镇那朵村村民何秀兰:“孩子不在家,我们是去不了,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医生来到村里帮助就好了,谢谢医生了。”

近段时间,广南县从县级医疗机构抽调医务人员组成指导组,深入辖区卫生院指导设置疫苗临时接种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体检及适宜人群疫苗接种服务。以党员多走路、群众少跑路的原则,全力以赴筑牢守护群众生命健康“防护墙”,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

广南县卫健局疫情防控组负责人李成龙:“当前我县组织25支县级医疗救治队伍深入21个乡镇卫生院进行驻点指导工作,各乡镇卫生院组成接种队伍深入基层一线,设置临时接种点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针对个别家庭,特别是瘫痪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采取入户的方式进行体检,通过体检之后,符合接种疫苗的这些老年人,我们通过医院通过担架抬的方式,将这类老年人安排到我们的临时接种点进行接种疫苗,同时我们还深入一些边远的村寨,让这些需要减种疫苗的老年人得到接种疫苗的保障。”

广南融媒:胡俊

编辑:牟星周秋

制作:黄荷李果

责任编辑:关韦伟

点绿成金:马关林下经济实现“多赢”

视听文山4小时前

浏览

视听文山-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包括林下、林中、林上产业。马关县金城国有林场为积极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践行老山精神,西畴精神,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林间种植阳荷、姜、草果、香草、砂仁等经济作物,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生态循环发展。

在马关县马白镇沙嘎底管护站的阳荷种植基地里,十多个工人正在地里锄草。只见连片的八角林间,一棵棵阳荷苗长势良好。

马关县马白镇沙嘎底管护站阳荷种植基地负责人杨贵:“在马关县金城(国有)林场技术员的指导下,今年我们筹集了资金,与林场合作,种植了阳荷余亩,现在我们正在加强管理,预计今年7月份就可以采收。”

马关现有公益林面积70.万亩,天然林停伐面积44.56万亩,丰富的森林资源及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林下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另外的一片八角林里,两三个工人正在滇黄精种植基地里浇水,基地去年2月份栽种下了亩黄精,到明年就可以开挖。按一亩产1吨,市场价15元每公斤计算,预计产值可达万余元。

近年来,马关县以建设“森林马关”为目标,认真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积极通过调结构、育产业、增效益、促发展,破解生态建设中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充分利用马关县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实现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跨越式发展。马关县林下作物种植面积广,种类多,且在全县13个乡镇均有种植。林下种植规模主要有草果、砂仁、石斛、重楼,重点分布在八寨、篾厂、古林箐等乡镇。

马关县金城林场场长郭洪柱:“为了盘活林地资源,将林业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源’,我们积极在林下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阳荷、滇黄金、砂仁、草果等多个品种,现在接近余亩,下一步,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群众的收入,我们还将发展多个品种,探索多种林下模式。”

截止目前,马关县种植有草果7.67万亩,产量.6吨;砂仁16.91万亩,产量吨;香草0.5万亩,产量吨,产值.5万元;野生菌产量32.4吨,产值达92.7万元,白芨、黄精、板蓝根、等为部分连片或零星种植,据统计,马关县年林下经济产业产值达.2万元,为群众增收.16万余元。

马关融媒:杨耘候廷秀通讯员:孔凡玖

编辑:周秋牟星

制作:黄荷李果

责任编辑:关韦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