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是云南人的乡愁,离开故乡时,行囊少不了的,绝对是一支火腿。
云南滇东北、滇西每一个寒冷的山头出产的火腿,想不好都难,想不出名更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就是云南火腿了,一方火腿有一方火腿的滋味。
一、宣威火腿
云南火腿——宣威火腿,云南省著名汉族特产之一,因产于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点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适中;切开断面,香气浓郁,色泽鲜艳,瘦肉呈鲜红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头略显桃红,似血气尚在滋润。其品质优良,足以代表云南火腿,故常称“云腿”。
宣威火腿驰名中外,早在一九一五的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成为云南省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名特食品之一。
二、云龙诺邓火腿
云南有三大著名火腿,就是宣威火腿、鹤庆的圆腿和白族的诺邓火腿,其中白族聚居地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生产的火腿,在制作工艺方面独特,为国内所罕见。诺邓火腿早在前清时代就经过南方的“丝绸之路”,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诺邓火腿具有很好的品质,这跟诺邓的气候,物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诺邓火腿做工精细,选料认真,用来腌制火腿的盐,是本地自产自销的诺盐,还有诺邓特殊的气候条件,这一切形成了它完美的品质。
三、大理鹤庆火腿
鹤庆火腿是云南著名特产之一,已有多年的历史。清代《康熙鹤庆府志》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明宦查伟有“丰酒肥腿飨”的描述,肥腿即盘腿,也就是鹤庆圆腿。鹤庆圆腿除在本省销售外,尤受西藏、四川一带人家的喜爱,还远销到缅甸、秦国等东南亚国家。
宣威火腿、诺邓火腿是直腿,唯有鹤庆火腿外表圆整,形似盘面,被誉为鹤庆圆腿或鹤庆盘腿,且圆腿的选料多是皮薄肉嫩的肥猪后腿,色泽鲜艳,肥瘦俱备,味美香浓。
四、丽江三川火腿
三川火腿产自丽江永胜县三川坝,是滇西火腿中的名产,虽然名声没有宣威火腿大,但品尝起来味道不在宣威火腿之下,尤其是陈放一二年的“老火腿”三川火腿从杀腊月猪到割腿腌制都有一整套完整工艺,首先,腊月猪以土著黑毛为佳,宰杀之后,用快刀割成边缘整齐的“琵琶腿”,剔除油膜、擦掉血水,即可炒过的食盐、料酒加入少许葡萄糖及火硝揉搓,再置入木缸或瓮缸中“蜜腌”数日,再取出敷上绵纸,风干后捂在栗炭灶灰中保存,时间越长、香气越足、味道越厚。
五、怒江老窝火腿
时间修炼出来的舌尖美味,每一片小小的火腿放入口中,带着柔柔的肉香,鼻尖仿佛就传来了山寨淡淡的炊烟,这就是来自于神奇怒江大峡谷的老窝火腿。
老窝火腿风行怒江,陈化过程中,要悬挂在农家火塘间上方熏制,颜色黝黑。这种烟熏法制作的火腿,高寒山区经常采用,通常要比风干法制作的火腿如宣威火腿,盐分轻一些,这与早年山区获取盐巴有一定难度有关。盐分低,于是有可能做低盐发酵法,也就是俗称的生吃火腿。
六、禄劝撒坝火腿
在云南,一只上好“生吃”火腿的诞生,时间起码要花5年,切好火腿的根本,在于原料的优秀,如云南有句谚语:猪好,火腿才好。
撒坝猪是云南六大名猪之一,属于肉脂兼用型,年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撒坝猪原产地为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撒坝营、团街、中屏、云龙、茂山、则黑、马鹿塘、乌东德、皎平渡、汤郎十乡镇,这些乡镇当地历来习惯称之为撒坝,撒坝猪因此得名。
七、鲁甸火腿
鲁甸火腿乌黑油亮,确实是不中看。不过等到一切开,老火腿就立马变了个模样,红鲜白嫩层次分明,更是暗香阵阵让人按捺不住。
而经厨师巧手之后,对着佳肴一嘴下去,只能说是沁人心脾、口感极佳了。这也使得龙庆老火腿成为了当地餐桌名菜,广受当地人和远近游客的称赞与喜爱。
八、哀牢山猪火腿
哀牢山特色美食之耀南火腿,耀南村平均海拨米左右,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优势,耀南火腿选用本地土猪,宰杀后用剔净修理好的猪后腿,再用盐巴腌制20~30天水压干,再挂在干燥通风的农家灶房楼上烟熏晾干贮存。火腿切开瘦肉呈玫瑰色,脂肪雪白,肉质滋嫩,肉香味浓,香气四溢,香彻肺腑,皮酥脆,肥肉入口即化。
九、剑川山老腿
山老腿,顾名思义,就是山里的老火腿。老火腿是指存放一年以上的火腿。在剑川各山区,人们养猪不用配合饲料,而是用自家的玉米、大麦、毛稗、土豆、蔓菁等杂粮蔬菜喂猪,这样养出来的猪出栏很慢,但腌制成的火腿肉除了质细、油脂薄,剑川味道最好的火腿是老君山镇的关坪火腿,味道也比别的火腿香很多。
十、巧家火腿
巧家火腿的营养很丰富,巧家火腿色泽鲜艳,红白分明,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美味可口!很多外出打工人员都会带上一些,因为这样就算身在异乡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火腿更是人们逢年过节时馈赠亲友的佳礼!
十一、景东无量山火腿
无量山火腿外观呈黄褐色或红棕色,用指压肉感到坚实,表面干燥,在梅雨季节也不会有发粘和变色等现象。皮面边缘呈灰色。如果表面附有一层粘滑物或在肉面有结晶盐析出,则表明火腿太咸。然而,无量山火腿腌制得好的都是盐不咸,腌制时使用食盐、小锅酒、香料等,一边风干时一边压制。压制得较“板”和盐不咸的才是好火腿。
十二、保山姚关火腿
姚关火腿是施甸县出名的火腿。它选用新鲜猪肉后腿,用米酒、草果、盐巴等调味品,在冬季精制加工,反复重压10天后晒干而成。姚关火腿香味独特、色泽美观、风格别具,食用时可煎、炒、煮、炖都可,香味浓郁、引人入胜。是馈赠亲友和来客进餐的佳品。畅销于全国内外和缅甸,深受欢迎。
十三、师宗龙庆黑火腿
龙庆有三绝:鸡棕、火腿、野蜂蜜。凡是到过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的人,只要与亲友们侃起各地的风土人情时,都会这样信口道来。龙庆“三绝”中,鸡棕乃地献贡品,野蜂蜜为虫造精华,惟有那黑火腿,纯属龙庆农家人世代传承并引以为荣的“人工杰作”。
且不说这黑火腿如何外黑内红、味香肉美,也不表达这黑火腿如何成为家常名菜、馈赠佳品,单看节日里龙庆农家餐桌或县乡餐馆客宴上,最常见这净洗熟煮、精刀细切、色润味醇、香气四溢的黑火腿,便可略估算其经济价值与市场需求。黑火腿,成了师宗县人民餐桌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十四、寻甸彝家良山火腿
彝家良山火腿用真材实料,把一只只火腿奉献给山里山外的人,形成了清香可口的“绿色火腿”。他们不需要到别的地方去采购,自家就能提供,就地取材,制作火腿时,把宰杀的猪腿放凉,青山上,寨子里,高海拔冷凉的风把肉吹干,再把火腿挂在柴垛上烘,待干了以后,再浇上适量的盐,用力揉搓,待盐进入肉里后,再把它挂起来晾晒,双手的晾制,再加上物华的天选,成就了独特的良山火腿。
十五、腊科火腿
腊科火腿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是大栗树乡腊科村委会人民自己开发出来的一种传统特色的美味食品。现年产量达0余只余公斤,是马关县境内的一大特色食品,盛名亨誉州内外,产销两旺。在旧时,腊科火腿仅供逢年过节或宴请接待亲朋好友和贵宾食用,极为稀罕。其制法是以传统的养殖方法饲养的本地肥猪腿子为原料,配以10多味中草药以家传土法腌制,并采用丰富的天然香料精心薰烤一年以上而成。
腊科火腿的食用方法灵活多样,可炒、可蒸、煮或配以小菜、佐料烹食,香味独特、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飘香四溢、口感宜人。具有“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治虚劳怔忡、止虚痢泄泻,健腰脚、愈滑疮”的作用。适宜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腰酸无力、心烦不安、脾虚久泻、胃口不开之人食用。
十六、泸西老东山火腿
老东山火腿有上百年的历史,是泸西的一大特色珍馐,出产于泸西县向阳乡、三塘乡。不是因为东山的猪特别,就连火腿也特别,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再加上山区人民的生活环境。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高寒山区的三塘乡,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大部分村民住的是参差不齐的石头堆砌成的石屋里,好多村民住的是毛草房里。
火腿是上好的猪肉,常常要吃到最后,不是因为吃不了,而是因为舍不得吃。这样,由于在火塘上方的横梁上挂着,日复一日,烟熏火燎,火腿也浸进了些烟火味道。食用时就发现,常烧松木根熏出来的火腿味道浓烈刺鼻,常年烧栗柴熏出来的火腿味道清香。
十七、新平耀南火腿
哀牢山耀南火腿腊肉在年至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哀牢山剿匪战斗中的专用食品,解放军干部、战士吃了哀牢山的包谷饭和火腿腊肉之后,士气高涨,勇猛顽强,赢得了哀牢山剿匪之战的全面胜利。
耀南地处新平县哀牢山中段,海拨米,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优势,耀南火腿选用本地土猪,饲养周期为两年。宰杀后用后腿肉,以盐巴腌制15~20天,水压干,再置阴凉、干燥、通风的农家火房楼上烟熏3个月即成。切开肌肉呈玫瑰色,脂肪雪白,肉质滋嫩,清香味浓,香气四溢,香彻肺腑,皮酥脆,肥肉入口即化。
十八、东川法者老火腿
香气四溢,香彻肺腑,皮酥脆,肥肉入口即化。
云南出火腿的地方,比比皆是,上述火腿,都是比较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个中翘楚。
云南火腿天生就跟古老的制盐技术和茶马古道这些事情脱不了干系,马帮的老大们都是认得酒楼里一盘镶着金边的金钱火腿的,长途旅行的间隙,能坐下来享受一盘用宣威火腿小腿肉切成的金钱腿,那是相当奢侈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