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记者从云南省医疗保障局获悉,年省医保局以推进县域内城乡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为切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控制医保基金不合理增长,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云南省县域内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初见成效。
据介绍,目前,全省已有10个州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了县域内医共体打包付费改革工作方案;禄丰县、彝良县、马关县等23个县(市、区)已启动打包付费改革和医共体建设。玉溪市、临沧市计划年以市为单位全面实施打包付费改革,河口县、宾川县、镇沅县等10余县也将出台改革具体措施。前期开展试点的祥云县、峨山县、云县、腾冲市、会泽县等通过不断总结和摸索,依托信息化纽带,初步建立了医共体责任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医疗资源实现下沉并高效利用,基金使用效率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行为得到规范,分级诊疗制度得到落实,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医院、医保、患者三方“共赢”的局面初步形成,“三医联动”的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省县域内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后,基金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各地医保基金在预算较上年度增长的前提下,医共体内医疗机构资金支出保持平稳。
截至年11月底,云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基金支出1.93亿元,较年同期略微增长0.03亿元,增幅仅为1.5%;施甸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基金支出2.29亿元,较年同期增长0.09亿元,增幅4.1%;峨山县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基金支出0.24亿元,较去年同期持平;会泽县医保基金支出4.73亿元,较年同期减少0.64亿元,降幅11.9%。
基金快速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的同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年,医院、医院医共体,累计下派卫生技术人员28人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县乡医疗卫生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促县帮乡、县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腾冲市积极推行专家带教制度,年以来,医院牵头医共体专家组带领成员单位开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等共计60余台次;祥云县医共体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医院下派管理人员、职业技术人员至分院工作,医院轮岗、培训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及学科建设水平,年共组织培训31场,下派专家达50多人,分院选派至总院轮岗培训人员80多人,年基层卫生院可治疗病种较改革前增加约19%。
此外,祥云县建设“县域远程会诊、心电诊断、影像诊断、检查检验、消毒供应、健康管理”六大远程中心,实现“乡检查、县诊断”的医疗服务模式;云县建立医共体信息融合平台,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个村(社区)卫生室统一使用电子病历、电子医嘱、县乡村处方,县乡村三级医疗信息有效共享;会泽县通过网络预约就诊、双向转诊、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检验、远程心电等信息化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医共体服务效能和管理效能;临沧市在“云县模式”的基础上,县域医共体正在探索实现人员调配、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药品管理、业务管理“五统一”。
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改革后分级诊疗制度逐步落实。年1—11月,会泽县乡镇卫生院及卫生室的普通门诊就医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8.4万人次,增长9.07%;祥云县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普通门诊就医.66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9.28万人次,增长6.7%,稳定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下沉基层诊疗及管理,方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便享受医疗资源,基本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格局;腾冲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普通门诊就医.78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9.73万人次,增长0.35%;施甸县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普通门诊就医.86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3.9万人次,增长3.6%;云县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普通门诊就医46.21万人次,较年同期增加0.07万人次,增长0.15%。
该负责人表示,医保资金打包支付给医共体后,“结余留用、超支自负”的原则有效激励医共体医疗机构由原来“做大收入”转向“合理控费”,将更多精力和资金用于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主动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落实慢、特病门诊待遇,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截至年11月底,云县住院人次,较年同期减少人次,住院人次下降12.6%;峨山县城乡居民医保住院人次,较年同期减少人次,住院人次下降2%;腾冲市住院人次,较年同期减少人次,住院人次下降0.9%;施甸县住院人次,较年同期减少人次,住院人次下降1%。
云南网记者彭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