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鹏
台湾光复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大事。75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从此回到祖国怀抱。
年不仅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5周年。台湾光复是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用巨大的牺牲换来的胜利成果,雪洗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耻辱。
年10月25日,当祖国政府派来接收台湾的行政长官陈仪公开宣布台湾光复时,全台湾人民一片欢腾,敲锣打鼓,热烈庆祝。台湾人民从此摆脱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75年前的历史场景,早已记录在史册上,无人可以撼动。
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否定日本殖民统治
年4月17日,台湾革命同盟会为勿忘《马关条约》50周年,在重庆发表宣言:
“台澎同胞,为着求自由解放,为着伸张正义,为着保有民族正气,明知寡不敌众,继续奋斗,抗拒强暴。起初发动七年抗战,其次又是十年暴动,抗日反帝怒潮今日依然遍及台澎诸岛。50年间,牺牲65万人。虽然尚未成功,可是先烈的不朽精神仍不断鼓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停止!”
这就是生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决心义不臣倭的台湾人。这种精神,正是年10月25日台湾顺利回归祖国怀抱的民意基础。
历史告诉我们,仅有台湾人民的抗日活动,不足以获得台湾回归祖国的结果。台湾要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回归祖国怀抱,离开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是不能成功的。当年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年12月,台胞柯台山在重庆提出《台湾革命过去之检讨及今后应进取之途径》的报告,呼吁“台湾之收复,台胞之解放”,均赖祖国“早日奠定此旨,速谋于成”。
年6月17日,中共南方局在重庆主办的报纸《新华日报》,在台湾的所谓“始政记念日”(编按:年日本殖民者宣称开始统治台湾的日子)这一天刊出社论《台湾,回到祖国来》,大力倡导刘永福的老骥伏枥、坚决抗敌的精神,指出“只有发扬刘永福的抗日民主的传统,只有加强团结,只有积极参加祖国的抗战,获得彻底的胜利,才能将日寇驱逐出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的命运,决之于中国的抗战”。这些认识无疑是正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以年9月德军侵占波兰为起点,它的东方战场却早在年7月中国军队抵抗日军侵略时就形成了。中国战场上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抗日的局面,是中国人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达成后确立的。两个战场并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战线各国中是独特的,没有第二例。中国战场拖住了日本陆军主要兵力,使它既无力“北进”苏联,又无力“南进”太平洋。
以年10月为例,日本陆军总兵力有34个师团,分布在中国的32个,占总兵力94%;再以年12月为例,日军陆军总兵力有51个师团,分驻于中国的35个,占总兵力69%;分布在太平洋战场的有10个,只占总兵力19.6%;到年,日军51%兵力在中国战场上,49%兵力在太平洋战场上。中国人民以其巨大的牺牲和百折不挠的抗战精神,支持了苏联对德战争,使它有一个稳定后方;又支持了美国、英国的太平洋战场,大大减少了日军对他们的压力;更粉碎了日德法西斯打通欧亚的企图,使日德法西斯不能在更大范围内给人类带来苦难。
中国抗战胜利及其对世界和平力量所作的贡献,使它开始摆脱弱国处境,并有资格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出现在世界面前。这个胜利以万人伤亡、数千万人流离失所及巨大的物质损失为代价。不付出如此巨大代价,就不能取得伟大的抗战胜利,没有伟大的胜利,怎么可能让日本殖民者退出台湾呢?哪里会有台湾的光复呢?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出结论:年台湾被割让,是中国国运所致;年台湾回归祖国,也是中国国运所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祖国,彻底否定了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是近代中国历史命运转变的枢纽,是此后中国发生历史性进步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台湾人民付出的牺牲融汇到全中国人民的牺牲中,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也融汇到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
原乡人的血,已经流回原乡。
台湾被迫割让近代中国“双重悲哀”
《马关条约》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最为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之一。条约带给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极为巨大。原先以为只有西洋的英、法、俄、美等国可以轻易地使清政府就范,如今连一向被认为是“蕞尔小国”的东洋日本,也可以轻易地迫使清政府就范了。此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中国呈现被列强瓜分之势。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不仅赔款4.5亿两白银,中国的土地接受联军驻扎,首都使馆区也在列强军队警卫之下,在使馆区的城墙上架起一门迫击炮就可以打到紫禁城,中国已经“国将不国”了。这一切的诱因,都来自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取得的胜利。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巨大伤害,除了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还有大量的土地割让。比台湾和澎湖列岛面积大,在当时对清朝廷来说更重要的辽东半岛也被割让。由于法国、德国、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干预,日本不得不把已经吞进口的辽东半岛吐了出来,中国却平白无故地被迫交给日本万两白银赎回。这万两白银,是日本不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拿到手的。可见,台湾是“弃儿”之说,是说不通的。台湾的被割让,不仅是台湾的悲情,更是祖国的悲情,是全体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共同的悲情。
中国的痛苦不仅于此。为了在三年内还清赔款,不至于增加5%的利息,清政府立即着手向西方借款。从年到年,清政府先后向俄、法、英、德银行团完成三笔巨额借款共3.09亿两白银,扣除折扣、回扣,清政府实得2.6亿两,差不多全部交给了日本。为了借款,清政府不得不承担了列强提出的严酷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大致说来,借款本息必须在36年或45年内还清,不得提前。在还清本息前,中国海关必须由外国人控制,中国政府要支付本息超过6亿两白银。
战争虽是中日两国打的,其结果,却是西方列强和日本一起宰杀中国。当时中国一年的财政收入约万两白银,要拿出差不多八年的全部收入来偿付赔款和借款,中国在现代化的步伐上还能有任何作为吗?还敢奢言求富求强吗?经济剥削和政治奴役像两根绳索,把中国政府的脖子勒得紧紧,把中国人民的手脚捆得紧紧。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深陷半殖民地深渊而不能自拔,坎坷的洋务自强运动因此破产,艰难的现代化追求遭到致命打击。
在台湾人民遭受日本殖民统治的同时,日本又发动了长达十五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造成难以形容的创伤和痛苦。在东西方帝国主义的长期侵略和控制下,中国差不多从半殖民地变成殖民地了!历史事实很清楚地昭示人们,中国近代的贫穷落后,中国的现代化难以起步,是西方列强和东方“新贵”的侵略和掠夺造成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台湾的割让,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关键一环。
台湾抗日义民军可歌可泣
应该指出:中国人民包括台湾人民在内,并没有停留在“悲情”的哭泣之下。甲午战争失败,台湾被割让,刺激中国人迅速觉醒。在中国近代史上起过推动历史前进作用的改良派和革命派,其活动的起点都在甲午一役。孙中山于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第一次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显然是受了甲午战争的刺激。康有为于年5月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正是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有关。
孙中山和康有为等爱国志士都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希望加以改变。维新派批评洋务派追求西人的“船坚炮利”,徒袭他人皮毛。他们要求革新政治,发展资本主义。此后一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等方案的提出,都是从维新改良主张衍化出来的。但封建专制制度的存在,外国势力的控制,使他们的主张不能实现。与此相反,革命派看到朝廷的腐败,不仅要求根本推翻清朝廷,还要求推翻站在朝廷之上的洋人势力,中国才能发展。此后中共主张的“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也是从这一认识发展而来的。
在救亡图存的努力中,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台湾人民和祖国人民一起铸成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不能灭亡于任何外国的坚实精神支柱,是台湾终得以回归祖国怀抱的严正内在根据。
年日本割占台湾时,台湾曾出现过短暂的以“遥奉正朔”、年号“永清”为形式的“台湾民主国”。那是愤于清政府的卖国,反对日本占领,绝不是“ ”的表现。李登辉等“大正男”掀起的“ ”势力嚣张,是违背台湾人民光荣斗争传统的,是与“遥奉正朔”、年号“永清”为形式的“台湾民主国”背道而驰的。台湾回归祖国,正是历史指引的唯一出路。
以台南总兵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等清军部队,与徐骧、姜绍祖、吴彭年、吴汤兴等各支义民军(编按:“义民爷”为台湾民间信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为“义民节”,祭祀因保卫家乡而牺牲的义民军)。配合作战,坚持武装抵抗。从年6月到10月,不畏强暴的台湾军民前仆后继,奋勇杀敌,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保台篇章。
日本侵略者前后出动7万大军和常备舰队的大部分舰只,付出了包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在内,名官兵死亡和2.7万人负伤的惨重代价。伤亡人数比甲午战争日方伤亡人数多出将近一倍。
台湾第一个殖民统治者桦山资纪宣布“全岛平定”后,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仍然没有停息。从年元旦起,他们再次揭竿而起,连续进行了7年的武装抗日游击战,形成以北部简大狮、中部柯铁及南部林少猫为主的多支抗日义军。抗日义军虽然在日军采用武力“讨伐”和“招抚”政策下,被各个击破,他们的抗日精神是永存的。
在日本殖民当局严密的军政和警察制度统治下,台湾人民抗日起义仍时时发动,较著名的有年的北埔起义、年的林圯埔起义、年的苗栗起义、年的六甲起义、年的西来庵起义等。就在“大正男”岩里政男尚未成年时,年岛内发生了少数民族领袖莫那·鲁道领导的的雾社起义,后来遭到日本殖民者的残酷镇压。在长期武装抗日斗争中,共有65万台湾同胞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篇章。
以上这些,都是台湾人民武装抗日的例证,台湾殖民地总督府的记录,斑斑可考。怎么说台湾没有抗日呢?
“以文保国、以史保种”中国大家庭团聚
在台湾的日本殖民当局严厉镇压下,台湾人民虽然改变了抗日的手段,却始终没有改变“誓不臣倭”的态度。20世纪20年代起,台湾人民以非武装形式的抗日斗争层出不穷,要求撤废在殖民地施行的“六三法”的斗争,“台湾议会情愿运动”,都反映了台湾人民对日本殖民者的反抗。台湾文化协会的活动,台湾工农运动,台湾共产党的活动,也反映了台湾人民要求从日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努力。
以连横、赖和、张我军、杨逵等为代表的一批台湾知识分子,抱定“以文保国、以史保种”的决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压下,发愤作文著书,向世人表明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是文化战线上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斗士。
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殖民者在台湾开展所谓“皇民化”运动,台湾进入所谓“战时体制”。林献堂“不读日文、不说日语,不著和服”的表现和决心,反映了台湾士绅不屈服“皇民化”高压,坚持中华民族精神的可贵立场。即使在“皇民化”极端时期,改用日本姓名的台湾人也只有7%。
就在李登辉兄弟参加日本军队为他们的“祖国”而战时,许多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台湾人,仍坚持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斗争。李友邦等台湾人回到中国大陆参加抗日战争外,许多台湾人也隐秘地坚持了抗日立场。根据日本防卫研究所藏档案,由据台日军高级长官向日本陆军最高长官提供的情报资料显示,台湾民众充满祖国情结与民族大义的反抗事件及反日言论层出不穷。有时短短一个多月里,台湾岛内就有七十多次反抗事件发生。
台湾殖民总督府在《事变发生后一年间本岛人动向的回顾》中提到:“自事件爆发以来,一部分的台湾人因其民族的偏见,依然视中国为其祖国,过于相信中国的实力,被其宣传所迷惑,反对总督府、反对日本军方的言行在各地流布,他们深信日本战败的虚报,这大大动摇了民心,各种恶质的流言也不断出现,企图对统治进行反抗。”
“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日本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已经四十多年,台湾人民的祖国情节还是那么浓厚,台湾人民的抗日情绪还是那么强烈。
至于说到钓鱼岛,大量历史资料无可争辩地证明属于中国。年1月日本乘着战胜清朝已稳操胜券,由内阁秘密作出决定将钓鱼岛划归冲绳县。但这一决定没有公诸于世,是违反国际法的。事实上,钓鱼岛在清朝归台湾管。日本占领台湾后,也是划归台湾。年10月应该随着台湾一起回归祖国。
民族复兴历史大势
年10月台湾光复,从此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的国家领土主权再也没有分割。今天台湾海峡两岸的分离,是年蒋介石集团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蒋介石背叛了人民,人民抛弃了蒋介石。年后蒋介石虽然蜗居台湾,却在美国的压力下,始终不放弃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两岸的统一,不是领土主权的再造,而是国家治权的统一。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就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华民国”法统的灭绝。按照国际法的原则,这是在一个中国领土范围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中华民国的遗产,就像年中华民国继承了清朝的遗产一样。
今天台湾的当权者,虽然打着“中华民国在台湾”或者如蔡英文那样打着“中华民国台湾”的旗号,但他们没有任何法统接续的根据,也没有国际法的根据。年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大会,违背人民的意志,被称为伪国大,那次国大通过的宪法,也是伪宪法。就是这部伪宪法,也在年10月以后被废除了。他们追求的法理“ ”既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趋势,也违背了14亿中国人民的意愿,他们不能得逞是历史地注定了的。在国际上,在联合国,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治权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以上几点,是我们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时应该记住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文章为年10月24日举行的“京台抗战精神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经作者授权本报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