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上映的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有关中国香港回归的篇章让人感怀,分秒不差升起的国旗,还有女警随后换上的帽徽,都曾让无数的观众泪目。
时至今日,相信很多人仍旧满怀憧憬,期待着海峡两岸的重聚。
其实,“重聚”的第一幕并不是发生在年的中国香港,而是发生在91年前的年,而地点则是在租借期长达32年的中国威海卫。
弱鸡一样的清政府,唾手可得的威海卫
海湾港口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对于掠夺成性的“强盗们”来说,更是处心积虑要据为己有的宝藏。
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及《马关条约之另约》,故辽东半岛和台湾省被割让,并允许日本军队驻扎威海卫。
看似息事宁人的做法,实质上是丧权辱国的开端,而清政府也将整个中国置于被瓜分和被掠夺的境地,贪婪成性的西方列强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嘴边的“肥肉”。《马关条约》就像一根导火索,点燃了强盗们在中国大地上的掠夺之火。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沙俄强租旅顺、大连,与沙俄向来不对付的英政府担心自己的势力范围被削弱,随即提出要租借威海卫。
众所周知,列强口中的租借分明就是硬抢,最可耻的是英驻华公使窦纳乐还打着:“制俄以解危”的旗号,典型的满嘴仁义道德,行为却卑鄙无耻。
其实,就算是沙俄没有强租旅顺,英国也早就盯上了威海卫这块宝地。早在嘉庆十八年,也就是年,就有英国皇家海军在威海卫港内停泊,并观察地形的记录。而到了年,英国又出动了间谍船,针对威海卫的海口、航道、刘公岛等地展开了全天候的测量和观察记录。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再加上渤海门户之一的旅顺归于沙俄,那么威海卫就是英政府的必争之地,就算是已有日军在当地驻扎,英国也铁了心要把威海卫弄到手。
只要没有利益冲突,强盗们向来不会有“内部争斗”,英国不仅争取到了日本和德国的默认,还为租借威海卫向日本政府做出了赔偿,美其名曰“替中国垫付赔款”。
清政府开罪不起英国,原本想打着日本已驻军的由头,拒绝英国租借威海卫,但是也被一套美其名曰的“垫款”操作搞得没了对策。更无耻的还在后头,英政府说:“你清政府只要能撕毁了和沙俄的租借条约,那我大英帝国也不是非要威海卫不可。”
让一把生锈的刀,去劈开狗熊的脑袋,你觉得这是一条活路吗?想想当时清政府也真是窝囊,自家的地不仅自己说了不算,还被强盗们倒卖成二手地,到头来说不定还要谢谢这帮土匪。就这样,威海卫在清政府的手上租借给了英国。
“贪吃蛇”也有弱点,找到七寸便要主动出击
上文说过,威海卫的租借期是32年,其实这个期限是根据《订租威海卫专条》的签订时间年和收回时间年核算出来的,而在条约中并没有明确约定租借周期,仅在条约正文中有一句“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如此含糊又漏洞百出的约定,也为日后威海卫的收回埋下了伏笔。
把威海卫抢到手的英政府,迫不及待地在当地划分起边界来,他们知道这件事容易引起老百姓的反抗,便拉来了当地清政府的官员做挡箭牌。
这些就会磕头的官老爷是软骨头,威海卫的老百姓可不是。
他们将划分边界的轿撵团团围住,大骂轿子里的官老爷是“卖国贼”,那些已经立起来的边界碑也被老百姓砸碎,我自己的家坚决不能让强盗抢占了去。
整个威海卫的反抗行动愈演愈烈,老百姓指望不上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便开始自发组织斗争队伍抵抗英军。在多次的反抗与镇压中,英军虽有折损,但当地老百姓的伤亡更大,但斗争却从未停止,而英属界碑矗立的进程,也因为百姓们的抗争一度搁浅。
年,也就是威海卫租借后的第7年,转机终于出现了。俄国在日俄大战中遭受重创,只好将东三省拱手让给日本。如此一来,旅顺也自然不再归俄国强占,那么《订租威海卫专条》中的“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也该按章办事了。
此时的清政府,一改往日的被动和懦弱,主动找到了英政府,要求英军撤离威海卫并归还管辖权。可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英日因为沙俄的关系,早就暗中勾结在一起了。
此时的旅顺已被日本收入囊中,一旦英国撤离威海卫,那么必然会有新的列强国插一脚进来,到时候日本的局面就不是像现在一样乐观了。
其实,就算没有和日本的“表面和谐”,英国也不愿归还威海卫,除了威海卫的地利优势外,英国还担心,归还威海卫会助长清政府的气势。
年11月,英国以要遵守与日本的盟约为由,打着英日两国要共同保护中国的旗号,拒绝归还威海卫。
所以说,政客的嘴脸被世人厌恶是有原因的,睁着眼说瞎话的本事盖世无双,先抢夺后保护,还有更绝的,英政府放话说:“当清政府拥有一支强大海军的时候,他们就会归还威海卫了。”
有关威海卫收复事宜的第一次外交交涉就此告吹,但这其中还是略有些积极意义的,这是清政府第一次尝试利用“游戏规则”的漏洞展开外交事务。再精密的条约也是人定的,是人就有破绽,那么条约也是如此。
这一次尝试,算是给中国的外交事务开了先河,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外交官,威海卫也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于年回到祖国的怀抱。
曲折迂回的收复之路,21世纪美丽的海滨之都
虽然威海卫的收复之路开局不利,但中国绝不会放弃收复属于自己的土地。到了年,南京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以后,修改过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成为首要任务,这其中就包含了威海卫的收复问题。
为了避免“汉口”、“九江”丧失租界的惨痛经历再次上演,英国驻威海卫行政长官庄士敦,曾建议过英政府归还威海卫,却遭到了拒绝。
年,南京政府外交部长王正廷瞅准了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低迷的好时机,在出席多个重要外交场合的时候,反复提及收回威海卫。英国迫于国内和国际舆论的双重压力,才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按照道理来说,收回威海卫除了具体日期之外,不可能存在任何待商讨的细节了,可偏偏王正廷遇到的是流氓外交。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坚持要求,保有驻兵权和刘公岛续租权,谈判进入僵持阶段。
就在此时,蒋桂大战、蒋冯战争、中原大战,让蒋介石的政治威信岌岌可危,此时他没有精力在威海卫的收复问题上耗费时间,只好指示王正廷向英方低头,同意了英国继续租借刘公岛十年,在双方均同意的前提下,期满后可以续租。
图王家桢(左二)
年10月1日凌晨,时任外交部次长王家桢从青岛出发,代表中国前往威海卫收复这座被强租了32年的城市。说来也奇妙,出席威海卫交收典礼的英方代表庄士敦,正是前清宣统皇帝的老师。
典礼结束后,庄士敦即刻准备登船离开,临走时,对中国文化略知一二的他是这样说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过了正午就是你们的天了”。
同一天,威海卫特别行政区行政公署成立;年11月15日,刘公岛十年租期届满,中方不同意续租,英国驻军这才全部撤走。
在那个充斥着掠夺和侵略的蛮荒时代,一座城市被看重的往往是其所处的地形、地貌和位置,再美的自然风貌都敌不过一场战争的胜利。
建国后,威海卫更名为威海市,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座位于山东半岛的海滨城市,逐渐展露出她迷人的一面。
原来被英政府抓住不放手的刘公岛,现在已经成为威海之行排名第一的游览圣地,而“海上桃源”的美称也替代了当年兵家必争之地的残酷。岛上的甲午战争博物馆、旗顶山炮台等景点,除了让游客回顾历史之外,更能让人感怀过往的峥嵘岁月。
现在的刘公岛和威海,早就成为游客们度假的天堂,岛上留存下来的战争遗迹,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国人对回归和重聚的渴望。